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和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的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机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人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和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目的及其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做简要的评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常法》出台的时代背景。
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和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的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机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人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和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目的及其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做简要的评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常法》出台的时代背景。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据史料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人口约0.2亿,康熙五十年(1711年)约1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约2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约3.1亿。康熙50年(1711年)人均耕地为28.15亩,乾隆31年(1766年)为3.56亩。乾隆年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摘编自《清史稿·食货志》等
材料二 整个不列颠岛的人口从公元1100年到1500年400年间增长了66%左右,大约达到250—300万人;而从工业革命前10年的1750年到工业革命大致结束的1840年的90年里英国人口就增长了155%,大约达到2673.1万人,其中1550—1801年平均每十年约增长108万人,1801—1841年平均每十年约增长271万人。
——摘编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
材料三 新中国的人口政策经过多次变化和人为干扰后,最终由节制生育向有计划生育的过渡,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入80年代以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除父母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等特殊情况外,强调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进入到21世纪后,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变化,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随后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实施;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12月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面二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摘编自百度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康乾盛世”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原因的相同点,并分析“康乾盛世”时期的人口增长对当时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进入21世纪后进行生育政策调整的意义。
材料一 “康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据史料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人口约0.2亿,康熙五十年(1711年)约1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约2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约3.1亿。康熙50年(1711年)人均耕地为28.15亩,乾隆31年(1766年)为3.56亩。乾隆年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摘编自《清史稿·食货志》等
材料二 整个不列颠岛的人口从公元1100年到1500年400年间增长了66%左右,大约达到250—300万人;而从工业革命前10年的1750年到工业革命大致结束的1840年的90年里英国人口就增长了155%,大约达到2673.1万人,其中1550—1801年平均每十年约增长108万人,1801—1841年平均每十年约增长271万人。
——摘编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
材料三 新中国的人口政策经过多次变化和人为干扰后,最终由节制生育向有计划生育的过渡,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入80年代以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除父母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等特殊情况外,强调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进入到21世纪后,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变化,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随后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实施;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12月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面二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摘编自百度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康乾盛世”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原因的相同点,并分析“康乾盛世”时期的人口增长对当时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进入21世纪后进行生育政策调整的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权力的界限由全体成员通过契约组合的国家,对其每一个成员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的方式来推动和安排各个部分。社会公约赋予了政治体制对其成员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受到公意的指导时,形成了主权。公民对主权应当服从,但主权者不能给公民加以任何对于集体毫无用处的约束。主权的行为是合法的约定,以社会契约为基础、对一切人都是同等的、目的是为了化共的幸福、有公共的力量和最高权力作为保障。主权权力虽然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但不能超出公共约定的界限。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论调”为何是真极大胆之创论?从中外民主思想的变化中,谈谈你对人类民主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主权权力的界限由全体成员通过契约组合的国家,对其每一个成员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的方式来推动和安排各个部分。社会公约赋予了政治体制对其成员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受到公意的指导时,形成了主权。公民对主权应当服从,但主权者不能给公民加以任何对于集体毫无用处的约束。主权的行为是合法的约定,以社会契约为基础、对一切人都是同等的、目的是为了化共的幸福、有公共的力量和最高权力作为保障。主权权力虽然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但不能超出公共约定的界限。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论调”为何是真极大胆之创论?从中外民主思想的变化中,谈谈你对人类民主发展的认识。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西战争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仅剩的在美洲和亚洲的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一场战争。由于实力的悬殊,战争最终以西班牙的求和告终。12月10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根据和约,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取得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还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取得对菲律宾的宗主权;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在古巴政府建立前由美国占领。战争期间,美国还趁机兼并夏威夷群岛,并占领具有军事价值的威克岛。
材料二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共产党称抗美救国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南越)及美国对抗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美国于1961开始介入越战,在历时12之后,于1973年被迫从越南撤军。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西战争与越南战争的性质。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美西战争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仅剩的在美洲和亚洲的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一场战争。由于实力的悬殊,战争最终以西班牙的求和告终。12月10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根据和约,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取得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还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取得对菲律宾的宗主权;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在古巴政府建立前由美国占领。战争期间,美国还趁机兼并夏威夷群岛,并占领具有军事价值的威克岛。
材料二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共产党称抗美救国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南越)及美国对抗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美国于1961开始介入越战,在历时12之后,于1973年被迫从越南撤军。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西战争与越南战争的性质。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2.论述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7题)
6.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可以佐证罗马法
A.实施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
B.是人为因素主导的结果 |
C.全是法学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
D.具有包容和开放的特点 |
7.
美国宪法不是制宪者们凭空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已有的法律、思想、文化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宪法不是纯理论的产物,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社会的宪政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中。美国宪法形成的基础是综合性的,美国宪法基础的综合性为宪法的稳定性奠定了稳固的基石。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长期稳定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是( )
A.以成熟的启蒙思想为制定宪法的指导思想 |
B.宪法包含了丰富的宪政思想 |
C.适应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状况 |
D.解决了美国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
8.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共调随乡土产绫绢施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采籍属宗飞者,及诸亲王茹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恶免课役。”与该税制特点不相符的选项是( )
A.量出为入 | B.按丁征税 |
C.纳绢代役 | D.贵族官僚享有特权 |
9.
先秦某思想家说:“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故……曰:“为乐,非也!”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观点的是( )
A.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C.隆礼重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10.
此书被誉为“乌托邦”的开山之作,内容相当丰富,涉及神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艺术学,甚至优生学等许多问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爱默生说它的价值足足抵得上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此书的作者是( )
A.苏格拉底 | B.老子 |
C.亚里士多德 | D.柏拉图 |
11.
李唐的《村医图》描绘了走方郎中(村医)用灸艾治疗为村民治病的情形,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特征准确,各有特点,显示出作者有着对生活深入地观察和丰富的体验。下列作品中与《村医图》同属一类的是( )


A.《女史箴图》 | B.《游春图》 |
C.《清明上河图》 | D.《送子天王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