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或条约的影响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二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并概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或条约的影响
时间 | 事件或条约 | 影响 |
1842年 | 《南京条约》 |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1895年 | 《马关条约》 |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
1900年 | 《辛丑条约》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919年 | 巴黎和会 |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
1928年6月 | “改订新约” 运动 |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
1943年月 |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益应予终止等 |
1949年9月 | 《共同纲领》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二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并概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高二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也有人主张用现代化史观来作为社会时期划分的依据,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摘自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摘编自《中日关系大事记》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中对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任选其中一个角度,说明2015年中国政府高调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角度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一 下面是高二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也有人主张用现代化史观来作为社会时期划分的依据,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摘自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轿事变.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詹,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囊的大屠杀 |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固关舍砟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中田共产竞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
1942年,美、英、中等26个国家签订反对德、意、日侵略的《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2012年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发表讲话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战胜国做出的裁决”,重申“侵略定义未定论”,推动修改《和平宪法》。 |
——摘编自《中日关系大事记》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中对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任选其中一个角度,说明2015年中国政府高调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角度明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 (共7题)
3.
罗马法规定:“在宣判前,即使证据确凿,也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宣判之后才可以称之为罪犯。”这一规定
A.体现出罗马法追求执法程序的正义 |
B.推动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
C.确保了罗马境内全体居民权利平等 |
D.表明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
4.
“在2至3世纪之交,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法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这表明
A.古罗马缺乏严密的司法程序 |
B.罗马法由成文法和习惯法两部分构成 |
C.古罗马法学家享有一定特权 |
D.法学家的研究推动了罗马法发展完善 |
5.
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河北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A.井冈山——八七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
B.延安——中共“七大”——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
C.遵义——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
D.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7.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
8.
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是著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