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
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
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
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
界的中心。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发生的什么事件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
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请分析英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表现。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为应对全球化采取了怎样的具体措施?试举例加以说明。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
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
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
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
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材料二年份 | 世界贸易总值 | 英国(连同殖民地)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35 | 145 | 33.8(52.4) | 15 | 21 | 12.8 |
1870 | 374 | 91.8(140) | 42 | 34 | 34 |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发生的什么事件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
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请分析英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表现。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为应对全球化采取了怎样的具体措施?试举例加以说明。
2.单选题- (共9题)
2.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 自由原则 B. 制衡原则 C. 民主原则 D. 平等原则
A. 自由原则 B. 制衡原则 C. 民主原则 D. 平等原则
3.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近代国家思想 |
B.屈辱外交思想 |
C.传统夷夏思想 |
D.殖民外交思想 |
4.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
B.工农武装割据正确革命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 |
C.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 |
D.中共没有找到一条正确革命道路 |
5.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六十年沧桑,六十年巨变。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西藏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下表是关于西藏经济变化的数据,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B.西藏人民的勤劳 |
C.西藏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 D.西藏民主改革 |
6.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为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
7.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8.
有人在评述苏联改革时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
9.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种现象说明了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0.
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