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88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2013年10月1日,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未能就新财年的政府预算达成一致,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暂时关门。其实政府预算是“躺枪”,国会两党的分歧并不在政府预算案上,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坚决反对医改的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而民主党则坚决反对这种捆绑做法,要求一码归一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所以,美国政府部门临时关门其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按照美国1921预算与会计法案及1974年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等的要求,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岁出预算案的支持方才有效。自美国国会预算程序于1976年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一共停摆过18次。最少的1天,最多的达21天(克林顿执政时期)。
——凤凰网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请说明之,概括其实质。
(2)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简评现今美国政府屡次关门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 “催生”共和体制的努力。
2.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人创造了光荣的文明,但是与此同时,欧洲人的短视(或称浅见)——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外交活动中的互相鄙视和不妥协、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是酿成欧洲文明灾难的原因之一,由此警示后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进步意识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材料三: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国 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利比里亚、暹罗、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特权,但将它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凡尔赛和约》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斯宾格勒认为一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他给我们以哪些忠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原因是什么?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共15题)

3.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后制作的时间轴,所标注的7处事件中,标注正确的有
A.4处B.3处C.2处D.1处
4.
有人将下面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5.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6.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7.
《八一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安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华北事变前后
C.西安事变期间
D.七七事变以后
8.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9.
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连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四字,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10.
“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有利于推进政治谋略,从而也就有利于及早解决中国问题,战略价值极大。”这里的“会战”指的是
A.凇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枣宜会战
11.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接着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B.北平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思想的形成
D.中共七大召开
12.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D.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13.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海合作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14.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15.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
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16.
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17.
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3.选择题(共4题)

18.你的椅子大约高(   )。
19.Would you like to go to Australia? ( 同义句 )
20.小红爸爸的身高是178{#blank#}1{#/blank#},小红的床长2{#blank#}2{#/blank#}。
21.已知函数f(x)= {log2(1x)+11x<0x33x+20xa 的值域是[0,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