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6分)从某种层面上讲,历史就是解释。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史学界从中西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阐释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世界历史发展的转变。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引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19世纪中后期,□□、□□、□□顺应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中国也被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潮流。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破除一种视中国人无力实现自我转变而只能依靠西方引进现代化的偏见的同时,我们是否无意中又对中国历史形成了另一种偏见,即中国历史上只有那些已由西方历史经验所界定的导致现代性的变化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变化?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既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沿袭,而是传统文化的再造和新生,是西学与中学在体与用、内与外诸层面相互渗透,既相冲突又相融汇的再生历程。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空格中可以填入的三个主要国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7世纪—20世纪初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所包含的主要过程。(9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幅漫画中西方人笔下的中国形象。结合史实对图2作简要评述。(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学术界在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上的三种阐释模式。试选择其中一种阐释模式,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加以扼要展开。(7分)
材料一: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世界历史发展的转变。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引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19世纪中后期,□□、□□、□□顺应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中国也被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潮流。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破除一种视中国人无力实现自我转变而只能依靠西方引进现代化的偏见的同时,我们是否无意中又对中国历史形成了另一种偏见,即中国历史上只有那些已由西方历史经验所界定的导致现代性的变化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变化?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既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沿袭,而是传统文化的再造和新生,是西学与中学在体与用、内与外诸层面相互渗透,既相冲突又相融汇的再生历程。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空格中可以填入的三个主要国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7世纪—20世纪初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所包含的主要过程。(9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幅漫画中西方人笔下的中国形象。结合史实对图2作简要评述。(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学术界在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上的三种阐释模式。试选择其中一种阐释模式,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加以扼要展开。(7分)
2.单选题- (共12题)
4.
《荣氏百年》一书中提到,荣宗敬与荣德生决定经营面粉厂,在调查市场时发现“正值义和团运动高潮,北方局势不稳,市场凌乱涣散,实业异常难做,唯独面粉业销路旺盛”,此时“面粉业销路旺盛”的原因主要有()
①清政府已经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民以食为天,动乱时尤其如此
③西餐已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盛行
①清政府已经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民以食为天,动乱时尤其如此
③西餐已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盛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5.
某一次会议的公报中指出:“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
6.
明确逻辑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司汤达的《红与黑》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 《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
B | 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进行能量交换”。 | 普朗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
C |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塑造了许多藐视死亡的勇士,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 | 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冰山原则”的创作手法 |
D | “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的音乐风靡全球 | 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旋律、节奏带具有民族特点。 |
A.A | B.B | C.C | D.D |
7.
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中,有人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有人提出“天地之化日新”,还有人认为“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提出以上主张的思想家分别是()
①老子 ②朱熹 ③王夫之 ④卢梭
①老子 ②朱熹 ③王夫之 ④卢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8.
洛克在《政府论》中论述道:“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求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与和平的生活。”此论体现的洛克的主张是()
A.社会契约 | B.共和政体 |
C.分权学说 | D.人民主权 |
9.
(题文)某种文学体裁与相关地域有一定的联系。有学者用“优闲舒适的空气”、“飞扬缥缈的火神”、“含睇宜笑的美女”、“桂酒椒浆的芳烈”来描述南方的某一文学体裁,下列作品中最能反映这一文学体裁的是()
A.《诗经》 | B.《离骚》 |
C.《上林赋》 | D.《感天动地窦娥冤》 |
10.
有一年的春节前夕,一本名为《学校生活》的期刊登载了学生们写的小诗:“今天是废历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旧叫我们Study,想起来,真是多么的Sorry。”这一年最有可能是( )
A.1840年 | B.1905年 |
C.1934年 | D.1956年 |
12.
1937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的《中立法》规定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购自运”,并将武器禁运扩大到任何发生内战的国家。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中立法》,撤销了武器军火禁运条款,把“现款自运”原则扩大到了军火贸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班牙内战中,没有美国军火物资能提供给交战任何一方
②与1937年相比,新《中立法》最大的变化是废除“禁运条款”
③德国攻占波兰是美国通过新《中立法》的重要背景
④“现购自运”原则利于所有反法西斯国家购买美国军火物资
①西班牙内战中,没有美国军火物资能提供给交战任何一方
②与1937年相比,新《中立法》最大的变化是废除“禁运条款”
③德国攻占波兰是美国通过新《中立法》的重要背景
④“现购自运”原则利于所有反法西斯国家购买美国军火物资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