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条约体系
根据所学,完成以下填空
根据所学,完成以下填空
战争 | 条约 | 签约时间 | 部分条款 |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1842年 | 开放广州、厦门、 E 、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 F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条约》 | 1856年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个通商口岸。 |
B | 1860年 | 增开 G 为通商口岸。 | |
A | 《马关条约》 | D |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 H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 | 1901年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2个。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曾国藩
(1)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2个。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
2.单选题- (共36题)
5.
近代某位皇帝在闻悉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后,发表措辞严厉的上谕:“总之,进京一事,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其余两事,亦当设法妥办。”据此推测,这位皇帝和这个不平等条约应是()
A. 道光帝《南京条约》 B. 咸丰帝《天津条约》
C. 咸丰帝《北京条约》 D. 光绪帝《马关条约》
A. 道光帝《南京条约》 B. 咸丰帝《天津条约》
C. 咸丰帝《北京条约》 D. 光绪帝《马关条约》
8.
建立一个“衣食无忧,富足安康”的理想社会,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19世纪中叶,为实现这一梦想,太平天国颁布的带有空想色彩的农民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土地法》 |
9.
有人把太平天围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政策筑梦”是指
A.永安建制,分封诸侯 |
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
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10.
《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1853年4月23日报道:“南京于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
A.太平军 | B.英法联军 |
C.义和团 | D.革命党人 |
11.
《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A.更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
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
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
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
12.
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的原因有
①在甲午战争中山东受害最深
②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山东开始
③义和拳在山东比较活跃
④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活动猖獗
①在甲午战争中山东受害最深
②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山东开始
③义和拳在山东比较活跃
④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活动猖獗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
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
21.
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
A.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
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
C.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
D.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
23.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
24.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中的中央机构 |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
C.海军重要舰船是由中国自己制造 |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
27.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30.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
B.康有为、梁启超 |
C.孙中山、章太炎 |
D.陈独秀、胡适 |
38.
(2008年广东历史卷)“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新文化运动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6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