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74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4/2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材料一:“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研究“二战史”的著述很多。对于“二战”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材料二:***主席在一次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4)“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从它的形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单选题(共35题)

2.
1917年以后,在世界政治生活中新增加的基本矛盾是()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3.
下列有关《四月提纲》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B.提出结束两个政权的局面
C.提出举行武装起义的方针
D.提出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任务
4.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它()
A.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B.推动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C.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D.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5.
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结果造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D.革命中所产生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占多数席位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7.
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
8.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根据史实分析割牛头者对德的策略是(    )
A.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以便确立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B.采取绥靖政策
C.扶植德国
D.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德战场上和中国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战役C.库尔斯克战役D.柏林战役
10.
最能体现二战性质的事件是
A.苏联的参战B.英美对日宣战
C.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雅尔塔会议召开
1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
A.从根本上维护了美国的利益B.混淆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
C.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D.使美国彻底远离了战争
12.
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首次通过战后合作宣言的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13.
下列国际会议的内容没有涉及中国问题的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14.
下列各项,发生在“二战”期间意大利投降至诺曼底登陆之间的是()
A.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B.苏军攻入德国境内
C.英军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D.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召开开罗会议
15.
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是()
A.德法矛盾→美日矛盾B.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C.英德矛盾→美俄矛盾D.英德矛盾→美英矛盾
16.
德、意、日法西斯能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是()
A.反苏联和反共产国际的需要B.对付英、法、美的需要
C.法西斯相同的本质和共同利益的需要D.进攻西班牙的需要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性事件是()
A.德军占领东南欧B.苏德战争爆发C.太平洋战争爆发D.北非战场开辟
18.
有人说:“一战”后的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是“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事件是()
A.经济危机的爆发B.国际联盟的建立
C.干涉苏俄革命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19.
下列评述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政局特点的是()
A.全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B.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20.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B.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C.反法西斯势力大大增强D.世界各国与法西斯国家矛盾激化
21.
丘吉尔曾这样评价发生在1942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之前我们战无不败;这场战役之后我们战无不胜。”这场战役是指()
A.中途岛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战役D.阿拉曼战役
22.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B.慕尼黑阴谋C.波兰灭亡D.法国溃败
23.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实质是()
A.为了实现世界持久的和平B.为了实现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C.为了建立公正平等的世界秩序D.为了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24.
美英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达到同等地位是哪次会议上确认的?()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国际联盟会议D.都不对
25.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是()
A.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B.法西斯军官发动“二二六兵变”
C.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D.日本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纲要》
26.
法西斯德国的下列做法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有()
①收回萨尔区主权 ②重建空军 ③制造国会纵火案 ④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7.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导致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
C.导致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
D.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28.
下列拒绝接受《凡尔赛和约》的国家是()
①美国  ②日本  ③德国   ④中国
A.①④B.④C.③④D.①③
29.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太平洋舰队对日本构成严重威胁B.美英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一战后美日矛盾不断激化D.德、日、意结成法西斯同盟
30.
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本质是重新瓜分世界
B.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矛盾
C.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了中国主权
D.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31.
一战后,英法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态度存在着矛盾()
①制裁德国 ②干涉苏俄 ③抵制美国 ④建立国联 ⑤与东欧各国结盟
A.①③B.②③④C.①⑤D.②④⑤
32.
《布列斯特和约》的最大意义是()
A.赢得了国内和平的局面B.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
C.收复了大片俄国的国土D.巩固了新生的苏俄政权
33.
下列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B.均由少数大国操纵
C.指挥反苏战争的司令部D.侵犯了中国主权
34.
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嚣张的最主要客观原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B.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C.反法西斯国家未进行彻底抵抗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35.
下列有关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斗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意大利首先点燃了法西斯在非洲的侵略战火
B.埃塞俄比亚军民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C.英法姑息纵容意大利侵略,国联拒绝承认意大利为侵略国
D.埃塞俄比亚皇帝领导了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36.
“奇怪战争”的实质是英法()
A.为保存实力而按兵不动B.以守为攻的战略
C.讨好德国的表示D.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

3.选择题(共30题)

37.

(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8.

(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9.

下列作品、朝代(国别)、作者信息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0.

下列作品、朝代(国别)、作者信息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1.

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2.不等式a2+8b2≥λb(a+b)对于任意的a,b∈R恒成立,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blank#}1{#/blank#}.
43.不等式a2+8b2≥λb(a+b)对于任意的a,b∈R恒成立,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blank#}1{#/blank#}.
4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4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46.

给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布{#blank#}1{#/blank#} 立{#blank#}2{#/blank#}  罩{#blank#}3{#/blank#}  溅{#blank#}4{#/blank#}  酒{#blank#}5{#/blank#}

忍俊不{#blank#}6{#/blank#}  仙露qióng{#blank#}7{#/blank#}浆  盘qiú{#blank#}8{#/blank#}卧龙

47.

给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布{#blank#}1{#/blank#} 立{#blank#}2{#/blank#}  罩{#blank#}3{#/blank#}  溅{#blank#}4{#/blank#}  酒{#blank#}5{#/blank#}

忍俊不{#blank#}6{#/blank#}  仙露qióng{#blank#}7{#/blank#}浆  盘qiú{#blank#}8{#/blank#}卧龙

4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独树的追求

杨勃森

①我曾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②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俨然一片葱茏挺秀的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折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灵。

③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的渴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结束那难挨的孤独和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和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识地编织着每一条新的根,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关,于是便在生命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光环。人们便称颂它营造了一道风景,并为它盖起围墙,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独树成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④十余年前,我也曾在内蒙古的一片戈壁滩上看到一棵孤独的树,那是一棵胡杨。

⑤茫茫戈壁无边无际,像是永远也走不到头,残阳如血,泼洒下来,为凄泣的秋风染上几分悲壮。我们五个人挤在一辆吉普车内,在黄土地上已经走了整整一天,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昏昏欲睡。不知谁喊了一声:“树!快看,树!”果然在茫茫戈壁滩上闪出一丝苍翠。

⑥我们跳下车,奔过去,被面前的场景惊呆了。它曾经遭过雷击,伤口仍然呈焦煳状。他那粗糙的躯体一半横陈在地上,另一半仍然挺立着。那倒地的一半几乎与黄土地的砂石融为一体。原本的枝头已有一部分化作了根深深扎入土中,而另一部分依然昂扬向上擎着几多苍翠。它的根几乎全部裸露出地面,像传说中龙的爪,奋力地抓着碎石和干涸的地面。在褐黄和血红的烘托渲染中,这棵胡杨像一位披着铠甲遍体鳞伤的斗士,悲壮和惨烈。

⑦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胡杨林,为保护人类及一些高贵的树种抵御着风沙。然而,它在人们的眼中是低贱的,或者人们为满足一点点的贪欲,或者只是为了最简单的目的——当柴烧,它们被一批一批地砍伐。胡杨林变得稀疏了,在风沙中一排一排地倒下去……最后只剩下这棵身经百战、历经沧桑,依然傲立的胡杨。它用生命凝结成一座墓碑,或许为了警示人类,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这便是它毕生的追求吧。

⑧朋友告诉我,胡杨有“长成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神誉。

⑨生存和追求有时是很难分辨清的,那棵榕树给人以新奇的愉悦,那棵胡杨给人以悲壮的警示,很难说哪个更有价值,更完美。然而却都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⑩最终是成为一道风景,还是成为一座墓碑?虽然自己难以预料,然而生命的价值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选自《社区》2010年第8期)

4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独树的追求

杨勃森

①我曾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②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俨然一片葱茏挺秀的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折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灵。

③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的渴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结束那难挨的孤独和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和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识地编织着每一条新的根,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关,于是便在生命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光环。人们便称颂它营造了一道风景,并为它盖起围墙,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独树成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④十余年前,我也曾在内蒙古的一片戈壁滩上看到一棵孤独的树,那是一棵胡杨。

⑤茫茫戈壁无边无际,像是永远也走不到头,残阳如血,泼洒下来,为凄泣的秋风染上几分悲壮。我们五个人挤在一辆吉普车内,在黄土地上已经走了整整一天,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昏昏欲睡。不知谁喊了一声:“树!快看,树!”果然在茫茫戈壁滩上闪出一丝苍翠。

⑥我们跳下车,奔过去,被面前的场景惊呆了。它曾经遭过雷击,伤口仍然呈焦煳状。他那粗糙的躯体一半横陈在地上,另一半仍然挺立着。那倒地的一半几乎与黄土地的砂石融为一体。原本的枝头已有一部分化作了根深深扎入土中,而另一部分依然昂扬向上擎着几多苍翠。它的根几乎全部裸露出地面,像传说中龙的爪,奋力地抓着碎石和干涸的地面。在褐黄和血红的烘托渲染中,这棵胡杨像一位披着铠甲遍体鳞伤的斗士,悲壮和惨烈。

⑦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胡杨林,为保护人类及一些高贵的树种抵御着风沙。然而,它在人们的眼中是低贱的,或者人们为满足一点点的贪欲,或者只是为了最简单的目的——当柴烧,它们被一批一批地砍伐。胡杨林变得稀疏了,在风沙中一排一排地倒下去……最后只剩下这棵身经百战、历经沧桑,依然傲立的胡杨。它用生命凝结成一座墓碑,或许为了警示人类,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这便是它毕生的追求吧。

⑧朋友告诉我,胡杨有“长成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神誉。

⑨生存和追求有时是很难分辨清的,那棵榕树给人以新奇的愉悦,那棵胡杨给人以悲壮的警示,很难说哪个更有价值,更完美。然而却都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⑩最终是成为一道风景,还是成为一座墓碑?虽然自己难以预料,然而生命的价值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选自《社区》2010年第8期)

50.

图文题

仔细观察这幅图,

51.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根据上述排列规律,数阵中第10行从左至右的第5个数是{#blank#}1{#/blank#}。

。。

52.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53.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54.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55.

读课文《紫藤萝瀑布》,对“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56.两列数如下:

7,10,13,16,19,22,25,28,31,…

7,11,15,19,23,27,31,35,39,…

第1个相同的数是7,第10个相同的数是(    )

57.两列数如下:

7,10,13,16,19,22,25,28,31,…

7,11,15,19,23,27,31,35,39,…

第1个相同的数是7,第10个相同的数是(    )

58.观察下列等式:12-02 ①,22-12 ②,32-22 ③,42-32 ④,…
59.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v,若不计较空气阻力,则它们所受的拉力F和F及两拉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和W之间的关系是( )

6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v,若不计较空气阻力,则它们所受的拉力F和F及两拉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和W之间的关系是( )

61.对于每个正整数n,设f(n)表示nn+1)的末位数字.

例如:f(1)=2(1×2的末位数字),f(2)=6(2×3的末位数字),f(3)=2(3×4的末位数字),…则f(1)+f(2)+f(3)+…+f(2012)的值为(    )

62.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组数:1,1,2,3,5,8,13,…,请根据这组数的规律写出第10个数是(    )

63.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组数:1,1,2,3,5,8,13,…,请根据这组数的规律写出第10个数是(    )

64.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65.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66.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5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