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710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2.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世界经历了从“非战”到战争再到和平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美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种乐观主义的余晖中,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摒弃战争、不把战争当做“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这一建议得到实施,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非战公约)被签订。由于公约只拒绝战争并未规定制裁措施,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瞥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且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美)《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所做的努力。有人说非战公约不能达到非战的目的,谈谈你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然袭击一事”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2.单选题(共21题)

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材料中的“本性”指的是
A.自然法精神
B.自然的人性
C.公民的参政意识
D.理性精神
4.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A.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C.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5.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6.
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唐景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国而独立的主张
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永清”的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D.是借清朝割让台湾之机的政治投机
7.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中国准添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8.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签订之后
A.《北大西洋公约》签订
B.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C.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D.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9.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10.
春秋战国时期是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变化有
①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②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
③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④从有教无类到学在官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下列材料描绘的现象出现于宋代的是
A.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B.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C.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12.
某同学在整理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时,整理了以下内容,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海外殖民和掠夺——资金和海外市场
B.圈地运动——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C.手工工场的发展——机器与技术条件
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政治和经济保障
13.
下列选项中,最能准确体现下图所示历史场景主题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
B.新航路的开辟
C.奴隶三角贸易
D.英国海外贸易
14.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5.
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不利于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同时统购统销的方法不是按照需求,而往往是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进行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常重要的上游资源产品的价格总是被压低。材料反映了邓小平
A.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排除国家指导
B.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管理体制
C.承认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
D.主张恢复市场功能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16.
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C.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
D.袁世凯鼓吹“尊孔复古”
17.
(加试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
B.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性
C.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
D.知识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智进行独立思考
18.
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D.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19.
恩格斯曾赞誉一部1859年出版的科学巨著所阐述的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该书()
A.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B.表明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了作者的自然科学理论
C.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
D.继承林耐注重个体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不同结论
20.
李泽厚在论述近代某思想家时说,“与康有为有所不同……表现在(其)愤怒呼号中的,是对革命的相望和民主的渴求,这也正是改良派左翼激进派的特色所在。”这位近代思想家是
A.梁启超
B.严复
C.谭嗣同
D.陈独秀
21.
孙中山在1923年元旦发表的国民党宣言中说:“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取独夫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一论述
A.阐明了辛亥革命存在的弊端
B.反映了组建国民党的紧迫性
C.认识到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
D.提出了国民革命的基本纲领
22.
下图反映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某一军事行动。此军事行动带来的影响是

①使得绥靖政策进一步瓦解
②推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③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④英法美达到了祸水东引的目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3.
下图为《相互保证公约》节选,对该公约的解读有误的是

①折射出英国扶持德国抑制法国的意图
②有助于法德关系的改善和欧洲的稳定
③是国联主持缔结的《日内瓦议定书》的组成部分
④一定程度上贯彻了《非战公约》的和平主义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