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康杰中学,忻州一中,长治二中,晋城一中,临汾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名校联合考试(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69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过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并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做出明确划分,国家解决城镇户口的粮食供应,每月发给相应的柴米油盐,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口结构由此开始。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題的通知》,颁布自理口粮户口,这种户口与城市户口同属于非农业户口。1992年8月,公安部发出《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的通知》,决定在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制度。农民进城自理口粮,到2000年止,我国城镇人口达到4559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6.09%,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将近10%。
——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租的阶段性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狀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鸩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供什么就做什么,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策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使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础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作“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整理自《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据材料一,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概括“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的原因。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9月,严复在给熊纯如的佶中说:“德意志联邦,乃不幸居于骄王之下,轻用其民,以与四五列强为战……顾计所不及者,英人之助比、法也,列日之致死为抗也,奥人之节节失敗也。至于今,曩所期于半月十日之目的,乃遥遥而犹未达(谓巴黎之破),而比、法乃皆迁都矣,英人則节节为持久之画,疏通后路,维持海权,联合三国,不许单独媾和。”
1917年2月,严复明确主张对德断交,并认为若坐失对德宣战良机,甚或“一无所得,两不讨好”,将貽害无穷。严复学贯中西,前期着力对西学译介工作,后期对西方文明尚武、自私的揭露。从谴责战争的罪恶走向反省西方文明的缺陷,再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严复这些对西方文明的批评言辞,与战时在西方出现的“西方的没落”的声音相似。
——摘编自欧阳哲生《严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对一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一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明反思的意义。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
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简答题(共1题)

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十五六岁,偷偷跟随姐夫去杀贼,面对姐夫的斥责和母亲的处罚,他说:“如果我杀敌有功,就可以获得富贵。”姐夫、母亲只好任随他去。在讨伐黄祖的战役中,吕蒙一马当先,斩黄祖部将陈就之首,令黄祖弃城而逃,这一战稳固了孙吴后方。赤壁抗曹后期,甘宁在夷陵被围,向周瑜求救,周瑜手下诸将都认为无法分兵解救,吕蒙却担保以凌统暂代周瑜之职,建议周瑜解救甘宁,还提出派300人用木材阻断险道,可以获得敌人马匹。周瑜依计行事,夺取了南郡,获得全功。孙权曾就取荆州还是取徐州向吕蒙咨询,吕蒙说,虽然取荆州困难,但取荆州后,东吴从此由可能的两面受敌变为主动,而即使能够占领徐州,也是易攻难守。在取荆州时,吕蒙身为主帅,有一个乡人军士在下雨时拿了百姓的一个斗笠遮雨,触犯了军令,吕蒙含泪将其斩首,从此军威大振。取下荆州后,善待关羽和其将士的家属。
——摘编自黄忠晶《历史上真实的吕蒙》
(1)根据材料,指出吕蒙的性格特征。
(2)根据材料,概括吕蒙对孙吴政权的贡献。

4.单选题(共18题)

7.
100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小普林尼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对坐在会场中的皇帝图拉真说: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这可用来说明罗马帝国
A.皇帝无权更改行政命令
B.重视法律的管理作用
C.皇帝与平民的地位平等
D.立法权应属于元老院
8.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C.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
D.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9.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所有通商五口,每口内准英国官船停泊一只,俾管事官及属员严行约束水手人等,免致滋事。惟官船非货船可比,即不载货又非为贸易而来,其钞税等费均应豁免。”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清政府违背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D.维护了中英友好关系
10.
1895年2月,在光绪帝召集的朝会中,文廷式主张效仿俄皇亚历比大一世迁都(其最终战胜拿玻仑),要求迁都与日本继续作战,但该主张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而被否决。材料体现出
A.晩清中央政府腐败无能
B.甲午战争决定了中国国运
C.中日经济变革结果不同
D.清政府成为列强侵略工具
11.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他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他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意思是
A.国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
B.工业革命加剧了殖民争夺
C.资本主义与剥削制度相连
D.工人阶级要占有生产资料
12.
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  ( )
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B.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D.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
13.
2015年,美国号召军事同盟援助乌克兰,英国对此予以响应,但欧盟内部意见不一,德法公开反对向乌克兰援助武器,两国领导人还前往俄罗斯与普京商谈乌克兰停火事宜。这反映出
A.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B.全球化时代各国关系紧密
C.北约用援助武器取代直接出兵
D.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欧洲
14.
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祌宗年间每年铸钱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者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A.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
B.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完善
C.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宋代的货币超发导致贬值
15.
据明代《东西洋考》记载:“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此局面持续到清初,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这表明明末清初
A.中国外贸在世界居优势地位
B.海禁政策限制了外贸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经济
D.东西方之间以货易货交流频繁
16.
1870年,法国的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接近50%,是同期英国的两倍多。材料可用来说明法国
A. 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
B. 工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髙
C. 历次战争损失了大量人口
D. 努力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17.
下表反映了近代山西部分新产业首次出现的情况,这反映出近代山西
A.轻重工业并举,完成了近代化B.资源丰富,办厂条件优越
C.新生产力区域分布的不平衡D.实业救国成为发展动力
18.
对下图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
A.英国在中国的影响持续减弱
B.美国借助中日战争向中国输出枪械
C.日本逐步加大对华经济扩张
D.德日两国在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19.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A.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B.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
C.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20.
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表可知当时
A.文学日益远离教会
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
C.人文思想逐渐发展
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
21.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楷书演绎了古代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D.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22.
1911年后,民国政府设立机构主办科学研究,民间科学家按专业组织起来,成立各种专业学会。此后,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创办了许多专业学术期刊。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期刊逐步出现专业化、体制化、国际化的苗头。这反映了
A.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增加
B.思想解放深入了社会基层
C.近代科学研究氛围日盛
D.中国科技发展成了体系
23.
***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据此可知,***
A.重视舆论宣传作用
B.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
C.把冷战思维用于外交
D.希望世界接受“万隆精神”
24.
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说高级干部及其子女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现在确有个别干部子弟泄露经济情报,卷入了情报网,出卖消息,出卖文件。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间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査办部门。”他的意图是
A.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
B.反腐败工作需要坚决推进
C.经济改革离不开党的领导
D.建立市场经济目标要明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