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垦利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6899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典,凡是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政治活动来实现。……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或抽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因为公职不是终身制,而是年年选举更替,因而公民都有轮流担任公职的机会。
——蒋云芳、胡长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材料三“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揭开了东北抗日战争的序幕。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工农民众行动起来进行抗争。党对义勇军的支持,除派员到各地直接组建义勇军队伍外,还协助义勇军组建和参与领导武装反日斗争。直到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坚持14年抗战,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摘编自王连捷《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十四年抗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不同抗战政策,并说明“14年抗战”这一提法的合理性。
材料二1945年9月2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中国的抗日战争发动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的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从而减轻了苏联和美、英等国的压力。同样,苏联、美国、英国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人力、物力的援助。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2.单选题(共19题)

3.
“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
A.公民是城邦存在的前提
B.公民意识强烈
C.公民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公民素质较高
4.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规定:重新分配议席,扩大选民范围。这次改革使
A.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B.工业无产阶级开始控制议会
C.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5.
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辞职,并任命保王党人组阁,此举遭到众议院的抵制。他又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同意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这表明
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B.共和派实际占据了优势
C.法国政局始终动荡不定
D.保王党人已经完全失败
6.
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贵族阶层
B.工业资产阶级
C.城市工人
D.农业工人
7.
“红一方面军,……农民出身的占到了68%,来自苏区的则占到了77%。据统计,整个苏区时期仅赣南参加红军者,便达到了三十万人。”上述现象出现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A.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中国社会全面落后
D.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9.
下面是晚清时期一首歌谣,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10.
李鸿章在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道:“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由此可见,李鸿章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
A.政治腐朽
B.财力小、军事装备不足
C.战术不当
D.综合国力不如日本
11.
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B.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抗战
C.国民党正规军的英勇抗战
D.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巨大援助
12.
美联社莫斯科1917年11月7日电:今天俄国政府在一年中第二次被推翻。下列与“第二次被推翻”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推翻的是罗曼诺夫王朝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功典范
13.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铸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运用这种武器的人”主要是指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议员
D.士兵
14.
假如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你不需要选择的是
A.19世纪初西欧社会的贫富分化状况
B.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的求学经历
C.欧文建立“新和谐”公社
D.巴黎公社起义的经验教训
15.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D.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16.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17.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民告官”的新规:从2015年1月起,居民打行政官司,若担心所在区县地方保护,可以申请选择该辖区以外法院审理案件。为我国“民告官”提供法律保证的是
A.《选举法》
B.《民事诉讼法》
C.《刑事诉讼法》
D.《行政诉讼法》
18.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 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不结盟政策
19.
1966年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并要求美国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反映
A.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B.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C.北约走向瓦解
D.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20.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 和平崛起 B. 制度创新 C. 武力掠夺 D. 民主强国
21.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中
A.动荡不安的局势不再存在
B.发达国家主宰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C.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事务中无发言权

3.选择题(共2题)

22.

在下列家谱图中填上正确的词

①  {#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③{#blank#}3{#/blank#} ④{#blank#}4{#/blank#} ⑤{#blank#}5{#/blank#}

23.

在下列家谱图中填上正确的词

①  {#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③{#blank#}3{#/blank#} ④{#blank#}4{#/blank#} ⑤{#blank#}5{#/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