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67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填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是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作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欧洲“中世纪模式”的城市形态是节制、封闭、内敛的,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城市形态则是爆炸式的扩张,这种模式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宣扬“自由”基础之上,……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它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摘编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等
材料三: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
(2)根据材料二,槪括指出恩格斯著作撰写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春正月,文帝下诏说:“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文帝又多次下诏书申劝务农之旨,批评官吏劝农不力,并诏令各地基层官吏设置“常员”,督促百姓务农力田,甚至可全免土地税。文帝很慎于用法,他不同意那种一人犯法,株连全家的做法,强调法用的正才能使民诚实,罪定的当才能使民服从。文帝二年(公元被178年)五月,下诏废除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之语,又说百姓说错了话就以为“诽谤”,都不可取,今后不必处治。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⑴根据材料,指出汉文帝治国的主要措施。
⑵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文帝所采取措施的主要意义。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蔡元培(1868年一一1940年)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2年1月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本规模,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他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肓、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说:“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而引起其服务社会之习惯”。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沟通文理,废科设系,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40的年3月蔡元培在香港病逝。***在唁电中誉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据材料,概括蔡元培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说明其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4.
   材料1941~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加上各种劳务费,如美国船只的运费,为苏联修理船只的费用,以及为苏联培训飞行员和海员以驾驶飞机和船舰等需要的费用,这些费用约为7亿美元。因此,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的总价值达到了109亿美元。……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

——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苏援助政策的作用。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美洲的发现与欧洲崛起的关系,有现点认为:没有那个新世界,“西欧仍将是欧亚大陆中一块很小
和落后的地区,仍将依赖东方输入技术、文化,并输进财富”。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另有现点认为:美洲发现的真正意义在于为欧洲提供了一处“政治文明实验场”。
根据材料,提取一种观点并就观点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单选题(共6题)

6.
罗马共和国时期,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A.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B.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
C.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D.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7.
1693年英国议会提出《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该法案被国王威廉三世否决,以后如此多次,直到1707年才获得通过。下列对上述内容解释正确的是
A.英王最终处于“统而不治理”的地位B.英国政体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倒退
C.英王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D.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渐进中完善
8.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颁布律令指出:“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系,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这一做法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出现繁荣B.金属货币使用量增加
C.统治者重视中央集权D.国家钱币规范化
9.
1873年,李鸿章将轮船招商局改为官督商办,委任经营茶叶和地产业获利丰厚的商人徐润为会办,开始进行新一轮招股。拟定首期招股100万两白银,徐润入股24万两,又广招亲友入股,后来社会上入股者踊跃,100万两很快招齐。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民族资本家经营得法
C.实业救国浪潮的涌动D.洋务运动由此失败
10.
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B.否定宗教
C.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D.提倡人性解放
11.
某科学家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人类之光。”该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开普勒
C.牛顿D.爱因斯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