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二历史每课一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6737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惨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缺乏御寒装备的德军寸步难行。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余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3分)
(2)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8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
——孙中山
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6分)

2.单选题(共6题)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  )
A.太平洋战场B.苏德战场
C.北非战场D.中国战场
4.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
①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②是德军对苏联发动重点进攻的产物
③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④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有深远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观察右图中的传单,传单上一个日本士兵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无助地向四周张望。画中的文字是:“日本的飞机和军舰都到哪里去了。”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传单的散发者最有可能是美军
B.散发该传单是为了瓦解日军士气和精神
C.该传单应印刷于中途岛海战之后
D.该传单预示着日军将逐步处于不利地位
6.
现在,中途岛海战已被设计成网络游戏,并为众多玩家所喜爱(如下图)。当年这一战役
A.使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B.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
D.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败的标志
7.
莫斯科保卫战被称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其理由是(    )
①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③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
④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
关于1942年北非战场局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德军将领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意军,进逼埃及
B.德意军队因战线太长,给养出现困难
C.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发动大规模反攻
D.德意军队被迫西撤,北非战场形势发生转折

3.选择题(共4题)

9.用FTP搜索引擎搜索“二泉映月.mp3”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单击所指位置,将出现的情况是(   )

10.用FTP搜索引擎搜索“二泉映月.mp3”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单击所指位置,将出现的情况是(   )

11.下列关于文件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12.在利用IIS虚拟目录发布网站时,不需要设置的对象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