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63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4/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进入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请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2)结合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2.选择题(共3题)

2.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3.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4.

为了解某种品牌小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对这种车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耗油试验,并把试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制成下表:

汽车行驶时间t(h)

0

1

2

3

油箱剩余油量Q(L)

100

94

88

82

3.单选题(共5题)

5.
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6.
奥匈帝国是1867年由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制帝国,奥地利皇帝同时也是匈牙利国王。奥地利与匈牙利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与政府,外交、军事与财政共有。1918年11月,奥匈帝国解体。以下有关奥匈帝国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首次世界大战首先是有奥匈帝国挑起的
B.一战期间奥匈帝国参加同盟国作战
C.一战后期奥匈帝国境内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加速大战结束的进程
D.一战结束后,除对德与约外,战胜国还与奥匈帝国签订与约。
7.
结合下图判断,这是法西斯德国准备执行的什么计划
A.海狮计划
B.巴巴罗莎计划
C.黄色方案
D.曼施坦因方案
8.
为不使局势失控,美苏领导人通过“热线”多次磋商,分别向自己的盟友施加压力。苏联没有按战前的承诺继续向埃及提供武器。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领的土地。是发生哪次战争之后?
A.巴勒斯坦战争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六日战争
D.十月战争
9.
华盛顿会议上日本的地位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
①《四国条约》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②《五国条约》规定英美的海军基地不得靠近日本海域③日本保留在山东部分特权④“门户开放”原则在中国得到实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