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材料一: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你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源于哪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的核心是?
(3)请简要指出图中三者的相互关系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你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源于哪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的核心是?
(3)请简要指出图中三者的相互关系
2.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也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结果是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
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纲领包含了什么思想?指导图三所反映的事件的纲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纲领的共同点是什么?
(2)哪幅图可以形象地说明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3)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结果是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
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纲领包含了什么思想?指导图三所反映的事件的纲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纲领的共同点是什么?
(2)哪幅图可以形象地说明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3)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伴随着欧洲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步入近代社会。为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抗争。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依据图片信息,完成下表:
(2)从上述大事的发展结果上看,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依据图片信息,完成下表:
图号 | 反映的大事 | 主要领导人 | 运动的性质 | 历史意义 |
图一 | | 洪秀全 | | |
图二 | | 孙中山 | | |
图三 | | 陈独秀 | | |
(2)从上述大事的发展结果上看,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4.
材料一 1840年4月7日,英国议会就是否同意政府对华决议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一派主张对付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做解释,一派反对发动战争,经过激烈的辩论后,以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派兵侵略中国的政府对华政策。
材料二 1840年8月义律率英舰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道光帝接到照会后,他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等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9月,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君主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又有什么不同?
(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材料二 1840年8月义律率英舰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道光帝接到照会后,他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等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9月,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君主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又有什么不同?
(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2.单选题- (共34题)
7.
费杰逊曾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利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文中所反映的观点是
①人民主权
②三权分立
③法治原则
④天赋人权
①人民主权
②三权分立
③法治原则
④天赋人权
A.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12.
造成德意志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
B.军队在社会上的影响深远 |
C.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保留了旧传统 |
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
13.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
C.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
D.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 |
14.
(题文)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的演讲中指出“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不过给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而已”。这是指
A.美国允许奴隶制度存在 |
B.美国允许奴隶贸易 |
C.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
D.黑人无选举权 |
16.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
B.民主主义色彩 |
C.专制主义色彩 |
D.民族主义色彩 |
17.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
18.
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A.英国颁布《大宪章》后 |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
C.1688年“光荣革命”后 |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
20.
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
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 |
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
D.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 |
21.
下列对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 ( )
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 ④都受议会制约
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 ④都受议会制约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22.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后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制 |
B.分权制衡 |
C.两党制 |
D.联邦制 |
25.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
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
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6.
鸦片战争前,道光帝曾要求粤东夷船“出具永不售卖鸦片烟土”。道光帝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
A.鸦片走私危害了清朝统治 |
B.林则徐等上书请求禁烟 |
C.鸦片流入有损人民的健康 |
D.人民强烈要求政府禁烟 |
30.
“110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西方列强的野蛮”带给我们的是
A.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B.火烧圆明园 |
C.拉开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
D.北京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
31.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
32.
2007年9月20日,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以6 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并将其捐给国家。马首铜像在海外漂泊一百四十多年后又回到祖国,导致它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
A.日本军队 | B.俄国军队 |
C.八国联军 | D.英法联军 |
33.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日,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4.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满汉官僚的矛盾 |
C.义和团运动 |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
35.
有观点称“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假如你认为该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D.担负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
36.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C.市民的整体素质 |
D.革命的彻底性 |
37.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
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
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
38.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影响 |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3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