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621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

(3)小张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小王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正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李文海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像蚊子吮血似的将坚船利炮的尖刺刺入近代中国的孱弱肌体,造成近代中国的大出血。”

——摘编自李育民《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总序

材料二 只有蒋廷蔽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谈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时明确说:“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他认为开放通商,密切与西洋的关系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自己振作。在看到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这点上,他是先驱者。

——袁南生《近代不平等条约另一面》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认识。

2.单选题(共19题)

3.
“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以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4.
《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
5.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严厉惩处夜间行窃者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6.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7.
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8.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D.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
9.
下面是关于英国国王、内阁、议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图示,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议会有权对首相进行质询
B.内阁可以拒绝首相的决定
C.首相议员由国王任命产生
D.上院和下院皆掌握着实权
10.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促进德国工业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
B.对外战争
C.实行君主立宪
D.资产阶级掌权
11.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信息一: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信息二:行政大权由总统及其内阁掌握。信息三:总统由议会选出,并与议会相互制约。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2.
2006年,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原型的电影《女王》里面有一个镜头:私人秘书罗宾通知女王新首相布莱尔正在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用词的纠正:“是准首相,罗宾。”运用历史知识对这个镜头解读正确的是
①布莱尔所在政党已经赢得议会大选
②布莱尔的执政权力受到女王的制约
③布莱尔担任首相需要女王形式任命
④女王实际上仍掌控至高无上的大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对这句话的正确解读是
A.要改造人的思想,使人更加高尚以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B.要始终对政府持不信任的态度,因此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政府
C.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要让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同时需要被人民监督的政府管理人民
14.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强力敦促下,美国众议院2月28日以244票赞成、18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意味着奥巴马在实施拯救美国经济的“新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统在财政上受到国会监督与制约
B.美国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C.总统提交的各种议案需经国会审议
D.美国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和行政权
15.
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逮捕时全身颤抖,大声喊叫:“把我打死,一了百了吧,”孙鸣九回答说:“我们不会伤害你,我们只是想请你领导全国抗日。”表明
A.日本已经全面侵华
B.蒋介石仍坚持“不抵抗”政策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
D.共产党要求联蒋抗日
16.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D.八七会议
17.
周恩来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下列各项中,关于第一个天安门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A.知识分子开始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B.运动的中心从上海转移到了北京
C.迫于国内压力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导火线为北洋政府的残暴统治
18.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19.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0.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
21.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3.选择题(共2题)

2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2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