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以来在中西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文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材料二: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1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选集》,注释中说他“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李提摩太在中国的主要活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60、70年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的原因
(2).司徒雷登在中国的经历与中国近代各时期的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司徒雷登在各时期经历不同的历史原因
明清以来在中西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文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材料二: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1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选集》,注释中说他“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李提摩太在中国的主要活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60、70年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的原因
(2).司徒雷登在中国的经历与中国近代各时期的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司徒雷登在各时期经历不同的历史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已出现,魏晋以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新旧税率比较
材料三1860年英法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把对白兰地征收的关税降低到殖民地产品的水平,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这使法国获利最大。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工具、纱线、大麻及亚麻制品的关税,在1864年10月1日达到商品价值的30%,以后不超过25%,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并概括该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世纪中期英法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材料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已出现,魏晋以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 | 旧税率(实征银两) | 新税率(银两) | |
进口 | 布(每匹) | 0.373 | 0.100 |
棉纱(每担) | 2.406 | 1.000 | |
出口 | 南京丝(每担) | 23.733 | 10.000 |
茶叶(每担) | 0.475 | 0.250 |
材料三1860年英法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把对白兰地征收的关税降低到殖民地产品的水平,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这使法国获利最大。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工具、纱线、大麻及亚麻制品的关税,在1864年10月1日达到商品价值的30%,以后不超过25%,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并概括该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世纪中期英法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美国看来,不卷入欧洲纷争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使美国在1812年美英战争后享受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免费的安全”(free security),虽然20世纪军事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两大洋作为美国安全屏障的价值大大降低,但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前,多数美国人仍然相信美国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使美国不用卷入欧洲的事务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当总统试图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让美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时候,通常是国会对总统的政策构成擎肘。从一战时起,国会就成为孤立主义的大本营……多次挫敗总统的外交倡议。美闺人根深蒂固的反国家主义(anti-s.tatism)观念和自由的传统使联邦政府长期以来比较弱小,限制了联邦政府推行干涉主义政策的能力……自独立以来,美国人就把美洲新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开来,把自己描绘成自由、民主、平等和进步的“新界”纯洁无瑕美国不能卷入欧洲的纷争中,与腐败、堕落的“旧世界”同流合污。这种独特的自我认知支持美国与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相分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领袖地位的主要原因。
材料 在美国看来,不卷入欧洲纷争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使美国在1812年美英战争后享受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免费的安全”(free security),虽然20世纪军事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两大洋作为美国安全屏障的价值大大降低,但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前,多数美国人仍然相信美国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使美国不用卷入欧洲的事务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当总统试图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让美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时候,通常是国会对总统的政策构成擎肘。从一战时起,国会就成为孤立主义的大本营……多次挫敗总统的外交倡议。美闺人根深蒂固的反国家主义(anti-s.tatism)观念和自由的传统使联邦政府长期以来比较弱小,限制了联邦政府推行干涉主义政策的能力……自独立以来,美国人就把美洲新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开来,把自己描绘成自由、民主、平等和进步的“新界”纯洁无瑕美国不能卷入欧洲的纷争中,与腐败、堕落的“旧世界”同流合污。这种独特的自我认知支持美国与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相分离。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泞地位的曲折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拒绝领导世界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领袖地位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5题)
4.
“在国际关系中,同早期的私人关系一样,信义发挥着首要的作用,这一术语的含义广泛……它既可以涉及从属关系,也可以涉及平等关系……在同迦太基(非洲北海岸的国家)的第一个条约中,曾提到遵守公共信义的义务。”这说明古罗马法
A.依靠诚信来规范人际关系 |
B.鼓励私人发展对外贸易 |
C.把诚信上升为国际法律原则 |
D.保护不平等的人身隶属关系 |
5.
“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不仅为下层人民所模仿追求,而且下层人们即使在他们获得了超过贵族的财富后,在精神上也羡慕贵族的地位和荣誉。他们会通过联姻或者买爵位来获得贵族头衔。当他们既有财富又有贵族荣誉后,……过起了田园般的‘绅士生活’”。这种文化追求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是
A. 实行“议会至上”原则
B. 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C. 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
D. 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
A. 实行“议会至上”原则
B. 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C. 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
D. 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
6.
1904年清朝新设商部、巡警部、学部,加上原来六部,共十部(含外务部);1906年设吏、学、民政(以巡警部并入)、度支(由户部改)、农工商(商部并入)、陆军(由兵部改,以太仆寺并入)、法部(由刑部改)、礼部(以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并入),另设邮传部和理落院,共十一部;1911年又裁去吏部、礼部,增设海军部,共十部。部下设司,司下设科。清朝中央机构调整的历史影响是
A.增强中央机构半殖民地性质 |
B.奠定中央机构近代体制框架 |
C.加强了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
D.有利于下层民众民意的表达 |
7.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