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56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政治中的矛盾的话,战争就出现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针对《凡尔赛和约》,一战时协约国军队的统帅、法国元帅福煦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1)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20年代国际社会为维护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
材料三1938年9月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回到英国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3)***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请用1938-1940年的史实来加以说明。
材料四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
——罗伯特·杰克逊
(4)与巴黎和会相比,纽伦堡审判具有怎样的价值?

2.单选题(共21题)

2.
弗格森认为,“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据此,美国联邦政府的创立
A.侵犯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B.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违背了独立革命的初衷
D.激化了政府和群众矛盾
3.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中国外交活动中,能印证这观点的是
①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在解决朝核问题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积极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
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会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极权政权”是指
A.封建专制制度
B.民主主义国家
C.君主立宪制度
D.社会主义国家
5.
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战争力量
朝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
伊拉克战争
西欧
参加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
不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
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大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有力后盾
C.西欧对美国的控制不满,极力想摆脱美国的控制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6.
20世纪90年代,世界局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这说明
①美国插手别国事务
②地区霸权主义引发的危机和战争
③冷战结束力量失衡
④被冷战掩盖的地区民族矛盾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当前,恐怖主义猖獗,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打击恐怖活动。这表明恐怖主义
A.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是世界不公平主要原因
C.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D.是世界不太平因素之一
8.
二战结束后,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这一变化的内在因素是
A.美国的强勢崛起
B.经济实力的削弱
C.海外殖民地丧失
D.两极格局的形成
9.
17世纪,物理学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它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这次飞跃是指
A.开普勒行星理论
B.牛顿力学的建立”
C.量子力学的建立
D.爱因斯坦相对论
10.
丘吉尔说:“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所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大棒政策
B.抵抗政策
C.中立政策
D.冷战政策
11.
法国前总统着拉克曾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掉卫丁法国的领士、理念和自由。”据此,下列对中国参加对德作战的评价中,最恰当的是
A.导致大批中国劳工丧生
B.是中国政府的正确决策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是德国失败的决定因素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反政
B.国际反发西斯联盟的建立
C.美国对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D.中国人民对日本英勇抵抗
13.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主要依据是
A.双方势均力敌不分胜负B.双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
C.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D.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分
14.
“铸剑为犁”出自《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下图为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帝和反霸
B.和平与发展
C.共享与共荣
D.生产与环境
15.
安理会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它的主要责任是
A.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
B.调节民族与宗教矛盾
C.发展世界经济与贸易
D.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16.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完成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是在
A.与恩格斯一起写《神圣家族》期间
B.在法国巴黎主编《德法年鉴》期间
C.同恩格斯拟定《共产党宣言》期间
D.领导“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期间
17.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自任法国第一执政,后为终身执政。拿破仑能够成为第一执政的社会环境是
A.法国政局多年来一直动荡不安
B.反法同盟反对法国实行共和制
C.法国人民对拿破仑的殷切期望
D.法国需要强权人物来维护利益
18.
“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民心和民力。”下面最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制定秦律称皇帝
B.设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一文字平南越
19.
柏拉图代表着西方政治哲学以及我们的许多道德和玄学思想的起点。下图是他的一部名著,其讨论的主题是
A.分工问题
B.法治问题
C.正义问题
D.战争问题
20.
亚里士多德喜欢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讲学,被称为“逍遥学派”,其主要原因是
A.个人生活潇酒惬意
B.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C.教学态度缺乏端正
D.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21.
李时珍和詹天佑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取得的相似的成就不包括
A.都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
B.都对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C.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
D.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22.
在中国历史上,用文学艺术手法来赞誉科学家的作品很多。“舜士无私万象涵,纬经地脉赖君探。若无妙手寻油出,赤县焉知是哪堪?”这首诗赞誉的科学家是
A.祖冲之
B.徐光启
C.李四光
D.钱学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