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卷(四川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5624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0/8/1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回答: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
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4)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
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
(5)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

2.单选题(共3题)

2.
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考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了。”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普奥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普法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
3.
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
4.


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德国人意味着(  )
A.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
B.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
C.东西德经济差距将迅速缩小
D.影响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体

3.选择题(共4题)

5.2012年11月,广东雨天60年来历史同期最多。频繁的阴雨天气,给居民出行、行车安全带来极大不便的同时,也使一些农产品特别是时鲜蔬菜的生产受到影响,导致蔬菜供应偏少,价格上升。这说明
6.2012年11月,广东雨天60年来历史同期最多。频繁的阴雨天气,给居民出行、行车安全带来极大不便的同时,也使一些农产品特别是时鲜蔬菜的生产受到影响,导致蔬菜供应偏少,价格上升。这说明
7.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8.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为挖掘虎文化深入考察“画虎村”的哲学依据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