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6月份期末练习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559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东尼·斯沃福德是一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兵。他于2002年10月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我参加了海湾战争”的文章,其中写道:“当我看到燃烧的石油并冒出的尘埃覆盖在我的军服上的瞬间,我顿时意识到了自己在为石油而战。”
材料二 下图所示的是一只栖息在波斯湾地区的普通海鸟。与众不同的是,它的羽毛变成了黑色,它的目光充满惊恐。原来清澈湛蓝的海水也变得漆黑污浊。这一幕发生在20世纪末的海湾战争中。

材料三 在巴士拉地区,畸形和患有各种怪病的儿童不胜枚举,当地医生说,这都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使用贫铀弹造成的,其致病机理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后果极为相似。该地区自1999年8月至10月共出生1800名新生儿,其中有10个新生儿没有脑组织,8个患脑积水,6个四肢畸形。

——《羊城晚报》

请完成:
(1)结合安东尼·斯沃福德所说,分析美国参加海湾战争的真实目的。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叙述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战争?
2.
阅读下列表格:

请回答:
(1)根据1928年5月大选后议会中各党派力量对比,概括当时德国政治力量对比的特点。
(2)分析1930年9月大选后各党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指出当时德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3)1928年至1933年间,德国频繁的大选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纳粹党势力猛增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材料二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

材料三 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

——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请完成:
(1)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解决中东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2)萨达特为什么被称为“和平的英雄”?他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3)佩雷斯为何如此评价拉宾?
(4)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做出简要归纳。
4.
维护和平的尝试

请回答:
192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由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他们是因为上述三幅图片中哪一幅反映的事件而获奖的?应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试说明三幅图片的共同特点。

2.单选题(共19题)

5.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回击”的措施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立经互会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6.
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下列各项与形成这种态势有关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
B.“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经济的负担
C.西欧、日本加紧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7.
1917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要求所有21岁到30岁之间的男子,在可能条件下登记报名到美国军队服役。美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适应对德战争的需要
B.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
C.稳定国内的社会秩序
D.遏制俄国的激进变革
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中东战争
D.美苏争霸
9.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可以概括为
A.双方不堪军备竞赛重负放慢争霸
B.双方互有攻守
C.苏联依靠绝对军事优势迫使美国退让
D.美国取得压倒优势
10.
美苏军备竞赛的重中之重是
A.核武器
B.海军
C.洲际导弹
D.陆军
11.
当德国1940年4月9日入侵挪威和丹麦的时候,时任苏联外长的莫洛托夫即在当天早晨对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说,“苏联政府谅解德国被迫采取的措施”,“我们祝德国在它采取的防御措施中取得完全成功”。材料主要反映了
A.苏德两国已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B.德国得到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
C.苏联牺牲他国利益以避战自保
D.苏联正在加紧建立“东方战线”
12.
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
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B.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C.引起中东地区局势的变化
D.伊拉克率先使用高科技武器
14.
中东战争及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核心是
A.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
B.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方案的合理性
C.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家园的权利问题
D.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15.
识读下图,关于这场战争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削弱了英美的国际地位
②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③美苏的势力乘机渗透此地区
④中东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呈现高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6.
下列有关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与阿富汗政变直接相关
B.直接导火线是美阿建交
C.采用了突然袭击的方式
D.说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17.
反战和平运动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
①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参与阶层主要是学生
③具有全球性特征
④由分散走向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最关注的问题是
A.向欧洲地区渗透
B.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C.远东地区的霸权
D.开拓印度的市场
19.


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德国人意味着(  )
A.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
B.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
C.东西德经济差距将迅速缩小
D.影响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体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不堪一击,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①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同德国侵略者开战的思想和军事准备
②坚持消极防御战略,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③在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武器的生产方面落后于德国
④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
不列颠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刻,丘吉尔说:“在人类发生冲突领域中,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如此感激这么少的人。”文中的“这么少的人”是指
A.英国政府领导人
B.英国广大人民
C.英国海军战士
D.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
22.
持续多年的巴以冲突,不仅导致当地人民流离失所,也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由于以色列连续多天对巴勒斯坦加沙一动物园附近轰炸,该园50多天无人照料,25种动物被活活饿死,变成“木乃伊”。巴以冲突最主要的问题是
A.宗教冲突问题
B.犹太定居点问题
C.耶路撒冷问题
D.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23.
1938年9月21日,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里所说的“一个小国”是指当时的
A.波兰
B.奥地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埃塞俄比亚

3.选择题(共1题)

2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为挖掘虎文化深入考察“画虎村”的哲学依据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