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一五0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553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天晚上9时,丘吉尔在广播中声明,英国将给予苏联以“任何经济和技术上的援助,只要我们能办得到和对苏联有利”。……时,大英帝国危机四状,英伦三岛朝不保夕,对苏援助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英国便设法促成美国对苏更多的援助。美国1942~1943年对苏40万物资援助计划的成行,就是由于英国坚持的结果………德苏开战后,英国即从海上加强了对德国的封锁,组织北非战役,打击法西斯的北非力量。1941年冬,德军猛攻莫斯科,锐不可当,莫斯科岌岌可危。在北非的英军为了配合苏军行动,迅即向利比亚德意军发起“十字军行动”,促使莫斯科的部分德军移师地中海,隆美尔非洲军团又深陷利比亚沙漠之中,从而减轻了苏军压力,使莫斯科绝处逄生、化险为夷。

——摘编自曾维君《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苏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对苏联的援助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英国对苏援助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捕端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苏关系与世界秩序”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闻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闸释须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18题)

3.
在古代雅典,法庭辩论阶段有些诉论人大肆谊染,如若自己被判有罪,他的家庭朋友甚至城邦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而得到陪审员的同情而被判无罪。由此可知,古代雅典
A.法官较注重诉论人的证词
B.审判的标准比较公正
C.司法审判存在非理性因素
D.民主渗入了司法过程
4.
(题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这论述意在说明
A.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B.欧洲法律体系的完善
C.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D.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
5.
1783年英国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面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B.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D.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
6.
近邻同盟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以德尔斐为中心组建的古希腊城邦的一个宗教性同盟,同盟议事会权力有限。不久,底比斯操纵近邻同盟对弗基斯罚款。弗基斯人无力承担,进而发动战争。战争拖垮了底比斯,马其顿应底比斯之邀,打败弗基斯人,乘机控制了近邻同盟。在美国制宪会议上,汉密尔顿叙述了此历史事实。据此可知,汉密尔顿主张
A.实行三权分立,杜绝专制
B.实行两党制,加强权力监督
C.加强国家立法机构的权力
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为最高之机关,而国务院为责任之主体。总统所发之法律、命令及一切公文,皆须国务员副署。总统员有任免文武官吏之权,而主张此项权利,必待国务院之副署。始能发生效力。与上述内容相似的法律文件是
A.美国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8.
中共大规定党的任务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
B.借鉴创新苏俄革命道路
C.意识到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D.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
9.
蒋介石在1937年8月的反省录中写道:“平津沦陷,人民茶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分崩,不如对倭抗战,以倭寇内部之虚弱及其对华之横暴,以理度之,不难制胜也。”日记中的内容
A.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有关
B.体现了对国共合作的反思
C.说明中日矛盾进一步升级
D.表明蒋介石已正式联共抗日
10.
梁启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从今以后,任凭他那种导--歌美咧,独占明,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平做不到。任凭什么...者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中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C.推动了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D.其爆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1.
1860年,清廷任命汉族官僚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遂举荐大批湘军将领为封疆大吏,并在地方办厘金改田政,以实现军饷自筹。这说明
A.清廷对地方控制日益加强B.政治形势推动权力格局变化
C.满汉民族间矛盾得以解决D.地方割据威胁了清政府统治
12.
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筹民招乱”“暴徒窃发”。7、8 月间,则认为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的,曾不樊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林之重强国”。梁启超对义和团评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义和团运动斗争方式趋于落后
B.义和团运动有利于民主意识觉醒
C.列强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D.维新派与义和团的目标日益相同
13.
恩格斯曾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可以说正好碰上1848年3月18日这个日子,碰上米兰和柏林发生革...在1848年以前的政治条件下,哪能有意大利、德意志俄罗斯等国工人的共同国际行动。”这说明《共产党宣言》
A.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诞生B.为工人阶级指明了斗争的方向
C.成为欧洲工人运动的有力武器D.推动着各国工人走向联合之路
14.
巴黎公社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开始准备选举时,就在公告中号召选民“知人善任”,“挑选真心实意的人出身平民,坚定积极有正义感、公认为正派的人”。据此可知,这些公告意在
A.发动群众进行暴力革命B.建立巩周的工农联盟
C.贯彻“主权在民”理念D.让工人群众获得选举权
15.
观察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这说明此时的中国
A.强化了各阶级的联合专政
B.凸显新民主主义时代特色
C.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
D.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6.
中共八大决议指出:国家主要任务已发生变化,“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制”。“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批评和监督”。“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充分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据此可知,这一决议
A.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指明方向B.全面肯定新中国民主实践所取成就
C.确立党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地位D.重视借鉴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经验
17.
(题文)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政治和外交上否定中立主义的存在,把一 些民族主义国家视为西方阵营的一部分。新政权的这一做法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改善周边环境
B.维护国家独立
C.谈化意识形态
D.推动中苏结盟
18.
(题文)二战结束后法国等西欧国家与西德占领区的历史学家。历史教师聚在一起召开研讨会,商讨如何修正历史数学中遗留下来的敌对图式。这一做法
A.直接推动西欧走向联合B.受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C.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D.利于巩固资本主义阵营
19.
1962年底.美国政府向伦敦提供导弹.要求英国支持美国提出的核力量计划,以保证只有美国“一个指头按核扳机”。随后肯尼迪写信要求巴黎也像伦敦那样做,戴高乐在复信中坚持法国发展自主的核力量,这反映出
A.美欧同盟关系瓦解B.国际军备竞赛日益激烈
C.西方阵营出现分化D.法国坚持自主性的外交
20.
下面是根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综合国力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整理的1998年世界七大国的综合国力值对比表。这些数据
A.可以解释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特点
B.与当时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完全致
C.体现了美俄特殊地位的原因
D.与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排名相一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