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材料

——摘编自刘念慈《试析中国早期启蒙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上表为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并指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治主张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3)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思想变革”的名称。如何理解“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了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争夺。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四: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并指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治主张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3)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思想变革”的名称。如何理解“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了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3.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从历史上看,两国曾多次发生战争,长期的相互为敌使两国结下了深深的仇怨。19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曾在短短的70年时间里与法国打了3次战争别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法两国在欧洲互相仇杀,不仅使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苦,而且使欧洲经常处于动荡之中,严重影响欧洲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有人这样描述:战败的德国已经成为一个遍地废墟的国家,一个缺乏粮食和原料的国家,一个社会混乱,前途未卜的国家。因此在战后求复兴本国经济,便成为战后两国的首要任务。鉴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欧洲各国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德法两国的领导人提出了实行德法和解,实现欧洲联合的新目标。
1950年法国提出实现西欧经济联合的舒曼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将法德的全体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以期通过对煤炭和钢铁实行共管,使一场新的法德战争成为不可能的事。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在二战后和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德二战后和解的意义。
材料: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从历史上看,两国曾多次发生战争,长期的相互为敌使两国结下了深深的仇怨。19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曾在短短的70年时间里与法国打了3次战争别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法两国在欧洲互相仇杀,不仅使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苦,而且使欧洲经常处于动荡之中,严重影响欧洲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有人这样描述:战败的德国已经成为一个遍地废墟的国家,一个缺乏粮食和原料的国家,一个社会混乱,前途未卜的国家。因此在战后求复兴本国经济,便成为战后两国的首要任务。鉴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欧洲各国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德法两国的领导人提出了实行德法和解,实现欧洲联合的新目标。
1950年法国提出实现西欧经济联合的舒曼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将法德的全体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以期通过对煤炭和钢铁实行共管,使一场新的法德战争成为不可能的事。
——摘编自李平《二战后法德关系探析》
请回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在二战后和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德二战后和解的意义。
3.单选题- (共12题)
4.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5.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6.
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
A.智者学派 |
B.苏格拉底学派 |
C.启蒙思想家 |
D.自然哲学家 |
7.
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
8.
“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以上言论旨在( )
A.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 |
B.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
C.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 |
D.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 |
9.
康德的道德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每个人当作享有天赋人权的个体对待,而不是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把这一道德定律与孔子的道德观相比较,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与孔子的道德观有相似之处 |
B.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
C.两者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
D.“人非工具”是对康德道德观的概括 |
10.
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历史知识时引用了下面的诗句作补充:“她的步履轻盈/她的姿态优美/很象飘飘欲仙的天使/她的声音象仙乐一般优雅/委婉、清脆。”老师讲解的历史知识应该是
A.古希腊神话 |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
C.宗教改革 |
D.浪漫主义文学 |
13.
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14.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文化建设,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②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共和”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④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②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共和”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④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15.
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
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 |
B.尊孔与民主共和绝对不相容 |
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 |
D.尊孔潮流与君主专制的内在联系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