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528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按比较严格的标准,在16世纪,至少在苏、杭的丝织业、广东佛山的冶铁业和铸造业、浙江崇德的榨油业以及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中,已有10人以上的工场手工业出现。工场手工业为数甚微,但毕竟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形式,它发展迟缓,但是不可逆的。它发展迟缓,恐怕主要是由于我国小农生产制度,而非市场需求不足。明代棉代替麻成为平民衣被主要材料 是经济上一大变革,棉布成为大商帮经营的仅次于粮、盐的第三商品。但棉纺织这个引发现代化最重要的产业,到19世纪后叶才逐渐从小农经济中分离出来,工场手工业也在此后有巨大发展,在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工场手工业发展迟缓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棉出现的影响。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主要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3.
地图中包含多种历史信息。阅读下面几幅地图,完成相关问题。

图1:14世纪前后世界贸易示意图

图2:1763年的世界贸易图

图3:19世纪前后世界贸易示意图
(1)比较图1、图2,指出世界贸易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与图2相比,图3所示的世界贸易格局和商品流向有何特点?这一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单选题(共21题)

4.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说:“制定法律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西塞罗这段话体现了罗马法所蕴含的法律理念是
A.人人平等
B.不告不理
C.三权分立
D.集体管理
5.
明朝中叶以后,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占居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6.
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稷)为主,南方以稻为主,麻葛和蚕丝则是主要的衣着原料”。这种作物构成的改变大体是在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明时期
7.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都推动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
C.都是清政府创办的军事工业
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8.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其影响是
①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②使民族资本主义陷于绝境
③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④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
北宋建立不久,宋太宗对宰相说:“井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后世为天下者,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这段话反映出北宋初期
A.社会秩序安定
B.土地兼并严重
C.推行均田制
D.井田制度得到恢复
10.
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从诗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扬州的草市很繁华
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C.扬州出现了私家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唯一的经济中心
11.
康熙年间,钱塘人俞森在《荒政丛书》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当时
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C.农村商品经济发达
D.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
12.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对材料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发达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劳资矛盾尖锐
13.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14.
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这说明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15.
《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A.土地私有制遭破坏 B. 社会经济凋敝
B.社会两极分化加剧 D. 社会道德衰败
16.
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17.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18.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水利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19.
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在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蒸汽机的发明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
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20.
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这表明英国
A.成为世界工厂
B.建立“日不落”帝国
C.成为欧洲经济大国
D.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21.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支持
C.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22.
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进口到英国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或生产国的船只进行运输,从英国出口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运输。其意图是( )。
A.联合法国夹击荷兰
B.与荷兰争夺海上优势及相应的贸易垄断地位
C.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法国人通商
D.打击荷兰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
23.
下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外商企业大量涌入
B.洋务工业取得成效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4.
“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经互会的成立

3.选择题(共4题)

25.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这些是2017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它们共同反映了(   )

2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从一楼到五楼教室做的功相同,做功的快慢程度却不同.用来表示小明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   )

27.小芳同学想探究“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木块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她思考:可把实验分解为2个内容进行,即先测量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再测量木块排开液体重力.

28.小芳同学想探究“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木块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她思考:可把实验分解为2个内容进行,即先测量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再测量木块排开液体重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