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指导必修三复习:专题四检测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505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中国大陆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中国大陆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现?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20世纪70年代初期尼克松在任期间,美国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1月国联成立时美国并未参加,国联实际由英法控制。后来,其成员国发展到63个,但苏联被排斥在外。自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上很多国家对国联不再抱有希望。1936~1940年,共有12个国家宣布与国联断绝关系,国联已名存实亡。
材料二 维和行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冲突各方一致同意并达成协议予以配合。
(2)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安理会和秘书长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维和行动所需的作战部队、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及其他人员和装备完全是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
(4)整个维和行动必须在秘书长的全权领导下实施,秘书长本人对安理会负责。所有维和人员在行动上只能接受秘书长或上级维和官员的命令,而不得按照本国政府当局指令行事。
(5)维和行动的任务、使命应尽量明确,保证体现安理会的决议精神。
(6)在冲突各方中保持绝对中立,不干涉或不偏向任何一方。

——《联合国维和行动》

请回答:
(1)从成员国构成来看,国联有什么特点?20世纪30年代起,国际社会为什么不再对国联抱有希望?
(2)据材料二,简析“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3)从“国联”到“联合国”的变化中,你有何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准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士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扩大在战路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材料三还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经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材料四在战时盟国的许多会议中从没有法国临时政府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來,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
材料五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立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以上均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外政策的基点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2)“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3)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苏联的对华政策有何特点?

2.单选题(共9题)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C.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曾说:“(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美国能够掌握大约50%的世界财富主要原因是
A.美国在战胜法西斯势力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B.战争给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C.西欧各国在战争中普遍衰落
D.美国通过战争建立了世界霸权
6.
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包括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苏联的矛盾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推行马歇尔计划
C. 组建北约 D. 成立经互会
8.
下图所示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

①结束战争
②处置法西斯军事集团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安排
④组建军事集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莫斯科下令舰船返航。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曾兴奋地对国家安全顾问说:“两个家伙比赛瞪眼珠子,结果那个家伙先眨眼。”上述材料体现的信息不能反映出
A.美苏两国对峙
B.美苏由对峙走向缓和
C.美苏两国关系极度紧张
D.对抗中美国占优势
10.
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11.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
A.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
D.将冲突地区置于国际社会的共管之下
12.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调整了对外战略,争取(  )
A.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B.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优势
C.常规军事力量超过美国D.在高科技方面超过美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