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统计,最近五年中,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目前仍以每年2 500万人的速度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现有1/3的人处于赤贫之中。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已从25年前的38%上升到目前的43%,更为严重的是,巨额债务压得许多非洲国家喘不过气来。
材料二 当代经济实力对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南北国家实力相差悬殊,占全球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3/4,而占全球人口4/5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不到1/4的世界生产总值。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解决材料一、二问题是否有帮助?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一 据统计,最近五年中,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目前仍以每年2 500万人的速度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现有1/3的人处于赤贫之中。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已从25年前的38%上升到目前的43%,更为严重的是,巨额债务压得许多非洲国家喘不过气来。
材料二 当代经济实力对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南北国家实力相差悬殊,占全球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3/4,而占全球人口4/5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不到1/4的世界生产总值。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解决材料一、二问题是否有帮助?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促和平,求发展,乃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人民需要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
——江泽民《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请完成:
(1)为什么说“促和平,求发展,乃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需要排除哪些不利因索?
(3)如果某班举行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代为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促和平,求发展,乃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人民需要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
——江泽民《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请完成:
(1)为什么说“促和平,求发展,乃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需要排除哪些不利因索?
(3)如果某班举行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代为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但忽视了环境问题,致使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爆发了危及公共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包括汞中毒事件、镉中毒事件和氧化硫吸入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和民众运动,在大众媒体的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转变经济发展思路,这一转变成为日本社会、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分水岭,从而环境问题成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措施,公共健康和城市生活质量在短期内得到极大的改善。日本能够有效的应对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共健康灾难,主要得益于政治平等和言论自由。教育政策变化特别重视技术教育,对日本环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日本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个人和企业都非常注意尽量避免被公众批评有反社会行为,尤其是来自社区的这类职责。……在环境方面,国家和地方的关系遵从传统的关系,委托地方政府切实执行污染控制,建立当地的标签和区域污染的控制方案。
——《环境发展和战略转型》
(3)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是如何有效应对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共健康灾难的?
材料二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
(4)材料二中《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什么观念?并指出其提出的背景。
材料一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但忽视了环境问题,致使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爆发了危及公共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包括汞中毒事件、镉中毒事件和氧化硫吸入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和民众运动,在大众媒体的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转变经济发展思路,这一转变成为日本社会、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分水岭,从而环境问题成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措施,公共健康和城市生活质量在短期内得到极大的改善。日本能够有效的应对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共健康灾难,主要得益于政治平等和言论自由。教育政策变化特别重视技术教育,对日本环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日本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个人和企业都非常注意尽量避免被公众批评有反社会行为,尤其是来自社区的这类职责。……在环境方面,国家和地方的关系遵从传统的关系,委托地方政府切实执行污染控制,建立当地的标签和区域污染的控制方案。
——《环境发展和战略转型》
(3)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是如何有效应对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共健康灾难的?
材料二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
(4)材料二中《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什么观念?并指出其提出的背景。
2.单选题- (共16题)
4.
和谐的思想已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构建和谐世界必将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在此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当前妨碍和谐世界构建的因素有
①地区性冲突 ②大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策
③种族歧视观念 ④恐怖主义
①地区性冲突 ②大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策
③种族歧视观念 ④恐怖主义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5.
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A.战乱和冲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
B.和平与发展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
D.第三世界国家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 |
6.
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本质上反映了
A.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
B.大多数国家把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位 |
C.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然频繁地发生 |
D.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 |
7.
(题文)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本质上反映了
A.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
B.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提高综合国力 |
C.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 |
D.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 |
8.
2000 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个同家的元首和政府行脑出席此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脑会议,共同探讨关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说明
①世界和平力量增长超过战争力量增长 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位 ③美国仍操纵联合国 ④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①世界和平力量增长超过战争力量增长 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位 ③美国仍操纵联合国 ④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9.
目前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0.
美国想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之所以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是因为美国的这种行为
①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是对伊拉克主权的侵犯和内政的干涉
③违背了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违背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①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是对伊拉克主权的侵犯和内政的干涉
③违背了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违背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7.
1972年美苏双方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声明,《反弹道导弹条约》妨碍了美国发展保护自己的人民免遭今后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导弹袭击的防御。但其实质是为加紧研究导弹防御系统寻找借口。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表明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B.独立自主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共同特点 |
C.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 D.意识形态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18.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反对宗教信仰 |
B.两极格局已结束 |
C.紧张与动荡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
D.当今国际局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19.
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C.维护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主权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