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2单元第1课 巴黎和会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473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德国觉得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时时可以对征服者进行报复……为了这些理由,所以我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统治下割给别国。”
材料二克里孟梭复文:“假使必须对德国表示宽容,那么应该给它在海军和殖民地上得到满足,并让它扩大商业势力范围。”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主要反对什么?他的理由是什么?
(2)劳合·乔治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克里孟梭复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英法对德态度有何异同?
2.
识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

图一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图二五四运动时期的上海街头
请回答:
(1)图一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哪一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情景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景体现了哪些主要矛盾?
(3)综合上述图片和问题,简要说明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局限性。

2.单选题(共15题)

3.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话:甲:“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乙:“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丙:“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丁:“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甲是美国的打算
②乙是英国的打算
③丙是英国的打算
④丁是德国的打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5.
学者茨威格在《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一文中指出:“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以下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列强继续争夺世界霸权
B.各国矛盾没有根本上解决
C.国际联盟维护和平作用有限
D.美国国会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6.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美国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7.
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8.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和会的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总统发表了如下演说:“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凡尔赛宫)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材料中“生于不义”是指代
A.普法战争
B.英法七年战争
C.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D.法俄联合对奥作战
9.
有人说“巴黎和会虽然播下了战争种子,但这个种子能否发芽还要看是否有合适的国际条件”,而最能提供这样的条件的是
A.《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
B.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C.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D.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0.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陆军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凡尔赛体系
A.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B.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尖锐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美国与日本争夺中国山东矛盾的尖锐
11.
有位外交官参加一次国际和会,原本期望大会能对战费、领土等议题作出公正明智的处置,但会中的决议却令他失望。他表示:许多代表运用诡辩掩饰他们的报复行为;强索巨额赔款;又屈从于强权,不能公正处理领土问题。这位外交官批评的是
A.维也纳会议中,战胜国对拿破仑的安排
B.凡尔赛和约中,协约国对同盟国的处置
C.慕尼黑会议期间,希特勒对捷克的胁迫
D.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对事件的处理
12.
1919年,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出席了巴黎和会,在和会上可能看到与中国五四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日本迫使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
C.北洋政府没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D.日本出兵占领山东的租借地
13.
1919年,意大利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主要的要求是
A.希望扩大自己国家的领土
B.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C.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D.夺取德国太平洋上的岛屿
14.
(题文)“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对德国人而言,最苛刻的制裁可能是
A.德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B.限制德国军备
C.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D.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15.
《和平大使》一书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英国在下列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①巴黎社会
②对德赔款问题
③洛迦诺公约
④华盛顿会议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
(题文)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17.
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德国被迫(  )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划定莱茵河西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选择题(共2题)

18.在下图所示的搜索界面中,单击“百度搜索”按纽后,出现的页面中主要是(   )

19.

有关于欧洲西部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