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465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8/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广岛在早上9时14分还是生机勃勃拥有三十四万四千人口,到了9时16分就损失了六万零一百七十五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四平方英里的城市文明,化为乌有……8月9日再干一次,又毁灭了第二个目标城市(长崎)的三万五千人。
——W·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第二卷
材料二: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茨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人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了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 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H·米歇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投降原因的观点。(5分)
(2)你对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作何评论?(5分)

2.单选题(共19题)

2.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建立在
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C.俄国彼得格勒D.苏联莫斯科
3.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软弱
C.俄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政党的成熟D.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
4.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反映了苏俄人民哪一方面的迫切要求
A.退出大战,实现和平B.发展经济,解决温饱
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废除私有制,实现公有制
5.
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C.都将苏联作为首要对手D.三国都退出了国联
6.
希特勒说:“在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个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进军莱茵区,我们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可资利用的军事力量,即使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该材料最能说明
A.法国纵容了德国扩张B.希特勒采取了冒险政策
C.西线出现“静坐战争”D.法国是当时欧洲军事最强的国家
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先遭到破坏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C.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D.日本和德国退出国联
8.
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制度落后,缺乏国际援助B.法西斯势力的相对强大
C.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D.美国执行“中立”政策
9.
二战后期,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是
A.美军B.英军C.法军D.苏军
10.
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主要途径是
A.军事政变B.和平选举C.武装起义D.对外扩张
11.
下列战场最先实现转折的是
A.苏德战场B.中国战场C.太平洋战场D.北非战场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一步步发展成为全面战争的。首先点燃局部战火的法西斯国家是
A.意大利B.德国C.日本D.西班牙
13.
二战期间,英、美、苏三国首脑会议通过了许多决议,其中基本没有实现的一项是
A.建立联合国B.苏联对日宣战C.战后合作D.开辟第二战场
14.
《九国公约》的主要影响是
A.使美国的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B.抑制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C.使列强共同宰割中国D.中国收回了山东半岛
15.
希特勒曾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他们打出反共产国际旗号的主要意图是
A.作为法西斯国家结盟的纲领B.寻找结盟的共同基础
C.麻痹西方国家,继续侵略扩张D.迷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16.
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国际会议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有
①26国华盛顿会议 ②开罗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
巴黎和会对领土问题的处置,叙述正确的有
①归还了法国的领土 ②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 ③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能设防 ④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8.
德国纳粹党制造的“国会纵火案”和日本少壮派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的共同点是
A.借此解散国会B.窃取国家权力C.强化独裁统治D.挑起国内战争
19.
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A.《大西洋宪章》B.《开罗宣言》
C.《波茨坦公告》D.《联合国宪章》
20.
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国家有
①中国 ②美国 ③日本  ④法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选择题(共11题)

21.8.005读作(  )
22.下面的小数,只读出一个“0”的小数是(  )
23.下列数中数字“3”表示“三个百”的是(  )
24.下列数中数字“3”表示“三个百”的是(  )
25.    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26.

一个由5个万,60个一和3个千分之四组成的数,写作{#blank#}1{#/blank#}.

27.下列各数中,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数是(  )
28.对3.38585…这个小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29.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的数中,(  )里的“0”都可以去掉.

30.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的数中,(  )里的“0”都可以去掉.

31.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的数中,(  )里的“0”都可以去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