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它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的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三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材料四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1)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依据材料一,概括“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哪些运作方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传统?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3)“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英美两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建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4)材料四中布什的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据1787年宪法内容,分析美国人民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材料一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它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的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三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材料四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1)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依据材料一,概括“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哪些运作方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传统?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3)“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英美两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建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4)材料四中布什的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据1787年宪法内容,分析美国人民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2.
对外贸易是我国历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打开大门、走向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网络穿过了中亚的浩瀚沙漠和深不可测的印度洋,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到达地中海和北非等地区。对古典社会来说,远距离贸易不仅具有经济内涵,还有很深的政治内涵,明清时期经济贸易事务几乎都发生在政府严密管制的环境下。
——摘编自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终于自食其果。
——据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三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三原则是: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列举汉唐宋元时期对外贸易情况,分析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后果。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谓“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自由贸易”的实质。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并阐述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网络穿过了中亚的浩瀚沙漠和深不可测的印度洋,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到达地中海和北非等地区。对古典社会来说,远距离贸易不仅具有经济内涵,还有很深的政治内涵,明清时期经济贸易事务几乎都发生在政府严密管制的环境下。
——摘编自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终于自食其果。
——据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三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三原则是: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列举汉唐宋元时期对外贸易情况,分析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后果。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谓“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自由贸易”的实质。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并阐述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
2.单选题- (共23题)
3.
在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式的民主(政治平等、轮番而治等)和个人自由是一种奢侈品,罗马人很少表现出对它的兴趣。这主要因为当时的罗马
A.大肆对外侵略扩张 |
B.仍然处于奴隶社会 |
C.更崇尚权威和秩序 |
D.受希腊文化影响小 |
4.
罗马帝国统治前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法学家的学术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提供咨询的活动都是自由的,法学家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这一现象的出现
A.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
B.体现了罗马法理性务实的精神 |
C.抑制了罗马帝国集权的加强 |
D.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
5.
有学者说,在美国都铎式的政治制度(都铎王朝是英国封建君主专制黄金时期)和大众参与融于一个政治制度之中;而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的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该学者的言论表明了
A.美国民主程度远高于欧洲国家 |
B.欧洲国家政体更能体现民权 |
C.欧洲国家的代议制度更加健全 |
D.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矛盾之处 |
6.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B.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
C.“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
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7.
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共和制民主国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机遇。经过班内同学小组讨论,形成了不同观点,你认为哪组观点最为科学?
A.甲组:美洲孤立于欧亚大陆先进文明,没有经历封建社会 |
B.乙组: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与疆土辽阔的现实需要结合,造就了联邦共和制 |
C.丙组:与欧洲隔离,免于欧洲干涉,有助于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
D.丁组:美国独立后的国内政治斗争使然 |
8.
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
B. 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洋务运动
A. 义和团运动
B. 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洋务运动
9.
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中华时报》以显著的版位刊登了一则新闻:“华北铁路大遭破坏,保垣北境激战又起。”这条新闻的相关背景是( )
A.国民党组织太原会战 | B.八路军组织百团大战 |
C.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 D.国共进行战略决战 |
10.
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
A.赞扬列宁的英明决策 |
B.证明革命具有残酷性 |
C.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 |
D.证明敌人的凶恶顽固 |
11.
“它(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甶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这一表述说明了
A.资产阶级需求建立自由市场 |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了世界 |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己经形成 |
D.工业革命在世界扩展的必然性 |
12.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A. 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 探索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 彻底改变了俄国社会落后的面貌
A. 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 探索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 彻底改变了俄国社会落后的面貌
13.
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
B.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
D.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 |
14.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民主形式有
①代议制
②政党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代议制
②政党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道:1968年11月底,北京重新发表了***在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其中有段引人注目的话是:“我们不应当怕麻烦、图清静而不去接受这些谈判……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这表明中国政府
A.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
B.寻求中美和解的意向比较明显 |
C.改变了“一边倒”的策略 |
D.力图冲破美国的遏制孤立政策 |
16.
1978年,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这一公报的发表
A.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B.给祖国统一大业提供较好契机 |
C.促成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
D.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重要砝码 |
17.
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
18.
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这反映出
A.“一边倒”战略保障了中国安全 |
B.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 |
C.美苏“冷战”中同时伴有“热战” |
D.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 |
20.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别,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的繁荣 |
B.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
C.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
D.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
21.
1973年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中贩共侍约”木牍记载:“□□(年)三月辛卯:中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相与为贩约,人贩钱二百,约二。会钱备,不备勿与同贩,即贩直行共侍(持).非前谒,病不行者,罚日卅……”材料说明
A.西汉开始出现结伙贩运贸易 |
B.西汉商人贩运贸易活动不受政府限制 |
C.商贩合伙经营在西汉民间较为常见 |
D.西汉民间商业呈现新气象 |
22.
宋朝方志学有了新的发展,开始由“地理”扩充到人文、历史方面,人物志和艺文志在地方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宋朝方志学得到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典章制度史研究传统的继承 |
B.统治者对史学社会功能重视 |
C.工商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兴起 |
D.程朱理学对史学走向的影响 |
23.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朝代 |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 ||
总面积 | 北方 | 南方 | ||
秦汉 | 117(全国) | 5.72 | | |
魏晋南北朝 | 122(北方),215(南方) | 3.85 | 1.925 | 1.925 |
隋唐 | 124(北方),328(南方) | 6.42 | 3.21 | 3.21 |
A.北方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盛极而衰 |
B.南方广大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
C.南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向平衡 |
D.农耕经济重心已经最终实现南移 |
24.
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A. 生产力水平低下
B.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 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 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A. 生产力水平低下
B.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 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 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