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454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征兵海报。当时巴黎街头到处可见征兵的海报。法国人约翰就在这时参军了。

材料二 亨利、科勒和约翰都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下列分别是他们对战争的一段回忆:
亨利:很多战争场面我不愿再回忆。这次战役(凡尔登)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的代价。
科勒:我们这场战役(索姆河)规模比你们那场还要大,伤亡人数比你们多了一倍。人死得太容易了,仅战争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了6万多人!真惨啊!
约翰:马恩河战役死的人也不少啊。战斗只有短短的5天,双方共伤亡34万多人,平均一天也超过6万人了。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飞机作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法国人约翰最有可能去欧洲的哪条战线?作战的对手是谁?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哪些战线?
(2)材料二中的对话及图片反映了战争的哪些方面?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规模使用的新式武器主要有哪些。
(4)试分析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2.单选题(共10题)

2.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的参战
B.日本的参战
C.美、中等国的参战
D.巴西的参战
4.
下图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下面叙述与之不相关的是
A.英国首先使用
B.和飞机同时亮相于凡尔登战役
C.首次亮相于1916年,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
D.首次亮相于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5.
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
①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
②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
③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协约国集团
④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
③协约国总反攻
④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7.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三国同盟建立
D.三国协约建立
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重心转移的顺序是
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
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
9.
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欧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唯一手段
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
10.
1917~1918年德国所处的不利形势有
①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②苏俄退出大战
③德国爆发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1.
下图是美国的一幅宣传照,照片的宣传文字是“从德军手中拯救自由女神,请参军!”这一照片的出现不会早于
A.1914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3.选择题(共2题)

12.59  ={#blank#}1{#/blank#}

25 ×3={#blank#}2{#/blank#}

13.59  ={#blank#}1{#/blank#}

25 ×3={#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