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与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并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次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材料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直接谈判自2008年年底以来,已停滞不前将近两年,各方一直在努力推动双方再度坐到谈判桌前。2010年8月20日,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天上午宣布,以色列政府和巴民族权力机构将于9月2日在华盛顿恢复直接和谈。希拉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中东问题有关各方的持续努力下,巴以双方将恢复建立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致力于实现全面持久和平的无条件和谈,和谈将在一年内完成,最终确定巴勒斯坦地位。
——2010年8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与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并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次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材料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直接谈判自2008年年底以来,已停滞不前将近两年,各方一直在努力推动双方再度坐到谈判桌前。2010年8月20日,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天上午宣布,以色列政府和巴民族权力机构将于9月2日在华盛顿恢复直接和谈。希拉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中东问题有关各方的持续努力下,巴以双方将恢复建立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致力于实现全面持久和平的无条件和谈,和谈将在一年内完成,最终确定巴勒斯坦地位。
——2010年8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和巴尔干地区。
材料二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三2004年,以色列炸死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和新领导人兰提斯。随后哈马斯对以色列军民发动了一系列袭击,而这种互相报复的行动,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怪圈。
材料四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还亲自指示妥善安置,动员7艘船将中方1.4万人接到克里特岛,并将为238架包机提供中转加油。
(1)20世纪初期,为控制巴尔干,哪些大国进行了激烈争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依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依据材料3和所学知识说明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和巴尔干地区。
材料二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三2004年,以色列炸死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和新领导人兰提斯。随后哈马斯对以色列军民发动了一系列袭击,而这种互相报复的行动,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怪圈。
材料四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还亲自指示妥善安置,动员7艘船将中方1.4万人接到克里特岛,并将为238架包机提供中转加油。
(1)20世纪初期,为控制巴尔干,哪些大国进行了激烈争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依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依据材料3和所学知识说明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所谓的“贝尔福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尽最大努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取得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犹太复国组织乘机大规模向巴勒斯坦移民……1941年达到60万人,占当地人口的30%。
——《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教程》
材料二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民族的以色列国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根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总面积中,阿拉伯国家占2/5有余,犹太国占3/5不到。当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到巴勒斯坦人口的1/3,犹太复国组织很快就宣布接受这一决议,阿拉伯国家联盟则宣布“阿拉伯人决心为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历史教材
材料三70年代后,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
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犹太人得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有哪些?
(2)分析材料二,你对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有怎样评价?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巴以长期冲突的国际因素有哪些?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所谓的“贝尔福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尽最大努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取得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犹太复国组织乘机大规模向巴勒斯坦移民……1941年达到60万人,占当地人口的30%。
——《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教程》
材料二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民族的以色列国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根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总面积中,阿拉伯国家占2/5有余,犹太国占3/5不到。当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到巴勒斯坦人口的1/3,犹太复国组织很快就宣布接受这一决议,阿拉伯国家联盟则宣布“阿拉伯人决心为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历史教材
材料三70年代后,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
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犹太人得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有哪些?
(2)分析材料二,你对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有怎样评价?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巴以长期冲突的国际因素有哪些?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4题)
4.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 | 伊拉克战争(2003年) |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
5.
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 B.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
C.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 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
6.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竞争,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主要的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 B.帮助阿拉伯重建家园 |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 D.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 |
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允许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建国,后又在“贝尔福宣言”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其主要目的是
A.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
B.支持落后地区的民族主义 |
C.维护本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
D.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势力 |
9.
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有利于以色列方面发展。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应是( )
A.团结起来继续以武力对抗以色列 |
B.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 |
C.向以色列妥协 |
D.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 |
10.
美苏等大国对中东地区的介入使以阿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美苏等大国介入中东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的动荡威胁了世界和平 |
B.中东战争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 |
C.争夺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
D.中东战争损害了两国利益 |
11.
阿联酋总统谢赫哈利法于2010年5月21日重申: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当初,联合国作出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历史依据是
A.犹太人的祖先曾在此地生活并建国 |
B.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悲惨遭遇 |
C.英国曾发表“贝尔福宣言” |
D.犹太人的圣地在耶路撒冷 |
12.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东地区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主要包括
①埃叙两国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国
②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成立
③巴勒斯坦国家正式建立
④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斗争进入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阶段
①埃叙两国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国
②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成立
③巴勒斯坦国家正式建立
④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斗争进入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阶段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3.
下列史实能说明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辛的是
①拉宾遇刺身亡
②《戴维营协议》的签订
③“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
④巴勒斯坦内部的“以暴抗暴”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
①拉宾遇刺身亡
②《戴维营协议》的签订
③“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
④巴勒斯坦内部的“以暴抗暴”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4.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一方为埃及(1974年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另一方为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前)、沙特阿拉伯等国。前者的后盾应是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苏联 |
15.
当年阿拉法特组织加沙青年成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使阿拉伯人反抗以色列的斗争进入到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新阶段。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
A.将以色列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 |
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
C.建立尊重信仰消除歧视的国家 |
D.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 |
16.
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表示:“假如当初我们能够将这场胜利转化为和平,我们也许可避免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这说明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是
A.以色列为扩大“六日战争”的胜利而发动的 |
B.英法为恢复在中东的地位而联合以色列挑起的 |
C.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六日战争”的失地而发动的 |
D.美苏为争夺中东地区而幕后操纵的 |
17.
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埃及和叙利亚的联合对以色列的威胁 |
B.“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 |
C.大国插手中东地区以维护自己的全球政治、经济利益 |
D.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