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漫画是艺术化的史料,对于探究历史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漫画中的人物磨刀霍霍,而砧板上的“公鸡”却并不担心。
材料二

说明: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到: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
(2)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说明:漫画中的人物磨刀霍霍,而砧板上的“公鸡”却并不担心。
材料二

说明: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到: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
(2)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
A.不列颠空战 |
B.敦刻尔克战役 |
C.中途岛海战 |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3.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搬起石头打自已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
B.德国实施“海狮计划” |
C.莫斯科战役的爆发 |
D.慕尼黑协定的签定 |
6.
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的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 B.灭亡法国 |
C.进攻波兰 |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7.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而战”,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的考虑是
A.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
C.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 |
D.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的国力 |
10.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 )

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
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
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1.
1940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提到当年的一次战斗时说:这场战斗“把德
国这头‘海狮’阻隔在大陆那一岸。”这场战斗是( )
国这头‘海狮’阻隔在大陆那一岸。”这场战斗是( )
A.敦刻尔克海战 | B.不列颠之战 |
C.阿拉曼战役 | D.中途岛海战 |
12.
二战初期,英法联军总司令命令:“必须静待敌人的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这一命令的实质是
A.实行消极防御 | B.保存实力 | C.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 D.消耗德国力量 |
13.
强大的法国在二战中不到六个星期就灭亡的原因有
①德军力量强大 ②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③贝当为首的卖国贼的破坏
④意大利趁火打劫 ⑤英国宣而不战
①德军力量强大 ②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③贝当为首的卖国贼的破坏
④意大利趁火打劫 ⑤英国宣而不战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
14.
关于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表述是:
A.波兰军队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 B.德军兵力强大且采用突然袭击的战术 |
C.英法未对德宣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 D.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加速了波兰的灭亡 |
15.
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描述道“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大炮对抗!……这是他们,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这里描述的是
A.马恩河战役 | B.德国突袭波兰 |
C.德国攻陷法国 | D.莫斯科之战 |
3.选择题- (共8题)
16.
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70、C90、C240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①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