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使1939年夏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的谈判流产,而关于哪一方应对这一失败负责的问题至今仍处于争议中。美国历史学家断定:“总的说来,苏联在这一阶段后期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欺骗。”相反,英国历史学家坚持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来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也许这些评价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当确实的,因为当时相互间的疑心非常大,以至双方不仅仔细考虑了与希特勒打交道的可能性,而且也在这一方面采取了措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苏联政府为了进一步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于1941年9月24日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集会,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英、美在短期内供给苏联武器和物资,苏联则为英、美军事生产提供原料,三国协定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月30日,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给苏联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为向苏提供军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1)材料一中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谈判失败的?
(2)材料二体现了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导致其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使1939年夏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的谈判流产,而关于哪一方应对这一失败负责的问题至今仍处于争议中。美国历史学家断定:“总的说来,苏联在这一阶段后期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欺骗。”相反,英国历史学家坚持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来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也许这些评价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当确实的,因为当时相互间的疑心非常大,以至双方不仅仔细考虑了与希特勒打交道的可能性,而且也在这一方面采取了措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苏联政府为了进一步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于1941年9月24日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集会,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英、美在短期内供给苏联武器和物资,苏联则为英、美军事生产提供原料,三国协定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月30日,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给苏联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为向苏提供军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1)材料一中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谈判失败的?
(2)材料二体现了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导致其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8题)
2.
1941年5月下旬,美国国务卿赫尔在致中国外交部长的信中表示:“希望在和平状态恢复的时候,能和中国政府以有步骤谈判和订立协定的程序,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美国政府这一行为
A.表明美国开始改变中立立场 |
B.是绥靖政策的突出表现 |
C.履行了反法西斯同盟的约定 |
D.鼓励了中国的抗日斗争 |
3.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 B.通过了《租借法》 |
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4.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
5.
1941年12月7日清晨7时55分,日本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疏于防范,损失惨重。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 B.日本为了取得战争主动权 |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 D.美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
6.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
①促使美国朝野彻底放弃孤立主义情绪
②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达到最大规模
③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④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①促使美国朝野彻底放弃孤立主义情绪
②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达到最大规模
③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④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7.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这两次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受绥靖政策的影响 |
B.法西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
C.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 |
D.法西斯国家撕毁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 |
8.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战争财 |
B.这有利于掌握制海权的英国 |
C.表明美国完全放弃“中立”政策 |
D.这是美国对日本进占印度支那的反应 |
9.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下列对这一联盟形成具有推动作用的因素有
①苏德战争爆发
②日军偷袭珍珠港
③《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④英美对苏联提供一定的援助
①苏德战争爆发
②日军偷袭珍珠港
③《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④英美对苏联提供一定的援助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5题)
10.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这就要求政府( )。
①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②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③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健全价格形成机制
④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11.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这就要求政府( )。
①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②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③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健全价格形成机制
④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