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官营国有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完善与发展,既有负责政令制定与计划下达、落实的部门,也有负责具体经营生产的部门,还有中央、东宫、内廷的其他一些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诸多机构,均由政府官吏执掌。各级部门根据政令和计划,生产着军器兵仗、精美丝绸、皇室珍玩、金银器具、调味佐料等巨细无遗的各类产品,以满足皇室、政府的各种物质需求及统治需求。在劳动力使用上,除了奴役官府奴隶及刑徒、流徒外,主要通过徭役制、户籍制强行征集各地的工匠和丁夫(农夫),除无偿正役外,还时常强制加役。在原料来源上,主要依凭政权搜刮征敛,不支出任何货币或实物以做交换,民间私营手工业和农业的一些原料、半制成品甚至制成品也被无偿拿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 唐朝时期,官营国有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完善与发展,既有负责政令制定与计划下达、落实的部门,也有负责具体经营生产的部门,还有中央、东宫、内廷的其他一些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诸多机构,均由政府官吏执掌。各级部门根据政令和计划,生产着军器兵仗、精美丝绸、皇室珍玩、金银器具、调味佐料等巨细无遗的各类产品,以满足皇室、政府的各种物质需求及统治需求。在劳动力使用上,除了奴役官府奴隶及刑徒、流徒外,主要通过徭役制、户籍制强行征集各地的工匠和丁夫(农夫),除无偿正役外,还时常强制加役。在原料来源上,主要依凭政权搜刮征敛,不支出任何货币或实物以做交换,民间私营手工业和农业的一些原料、半制成品甚至制成品也被无偿拿走。
——摘编自刘玉峰《唐代经济结构及其变化研究:以所有权结构为中心》
材料二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中,除了一部分采取政府与民间合办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外,大部分是由国家独资创办的公有企业。1895-1911年,中国人投资开设的资本在1万银元以上的厂矿约有500个,其中官办的45个,官督商办的3个,官商合办的31个,官办招商集股的6个,其他400余个均为商办。民国初年政府又创办了一批官办民用企业,据统计,1912-1927年由政府创办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就有35家。——据徐敦楷《民国时期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史》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与各省加大了改革力度,建立了规范董事会,落实董事会职权,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进一步推进。2018年完成了中核集团和中核建、武汉邮科院和电信科研院四家两对中央企业的重组。仅从中央企业看,压减法人数量12829户,压减的比例到了24.6%,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据全国两会国务院国资委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答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官营国有工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朝声威远扬,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设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大都护府,东北设安东大都护府,南方设安南大都护府。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认识。
材料一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朝声威远扬,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设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大都护府,东北设安东大都护府,南方设安南大都护府。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自部编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值得注意的是,唐王朝皇帝家族的血统当中,具有北方民族的基因,特别是突厥人基因。例如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就是突厥人,唐太宗的一些姐妹也与突厥人通婚。因此唐太宗才会说:“自古皆贵华夏,贱四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摘自谢翔,王文光《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与处理族际关系的智慧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处理民族问题的措施及其指导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认识。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 会议或条约 | 简介 |
1648年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
1919年 | 《凡尔赛和约》 |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
1945年4月 | 《联合国宪章》 |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
1968年7月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
2019年5月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3.单选题- (共10题)
4.
罗马法规定,在处理完全与公法或宗教事务有关、而非与私法有关的案例时,债权人可私自对由债务人保有的动产进行扣押。士兵可以此获得他的军饷或购买装备所支付的款项,税吏则可以此迫使冥顽不化的纳税人就范。据此可知,古罗马时期
A.罗马法注重维护贵族财产权益 |
B.债权人可依法占有债务人的财产 |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罗马法适用于社会各阶级的纠纷 |
5.
近代妇女报刊以1898年问世的《女学报》为先声。据不完全统计,1898-1918年间上海出版的妇女报刊数量就有26种之多,超过半数出版于民国初年。这说明
A.女性成为推动近代变革的主力军 |
B.女性的觉醒推动了妇女报刊的发展 |
C.救亡运动有利于进步思想的传播 |
D.新文化运动极大影响了近代出版业 |
6.
东晋建立之初,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传统“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收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白籍人口逐渐土著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B.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南方 |
C.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
D.社会动荡需加强中央集权 |
7.
下表为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据此可知
时代 | 户种亩数 | 亩产量 | 户总产量 | 户劳动力 |
南宋 | 40亩 | 1.3石 | 52石 | 3人 |
元代 | 30亩 | 1.8石 | 54石 | 3人 |
明初 | 20亩 | 2.1石 | 42石 | 2人 |
据此可知
A.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在逐渐提高 |
B.人口迅速膨胀导致耕种面积减少 |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个体农耕效率 |
D.政治局势动荡导致农业人口流失 |
8.
1720年,英国议会决定,完全禁止印度丝织品和印花布进口,只从印度进口香料、粮食和棉花等等。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将印度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
B.与印度建立了平等的贸易关系 |
C.棉纺织业发展尚需政府政策保护 |
D.在世界贸易中采取了保护主义 |
9.
1877年,驻英公使郭嵩焘在《伦敦致李傅相》书中提到,“日本在英国学习技艺二百余人,各海口皆有之”,因而希望中国不仅“专意考求兵法”,也应多派留学生“分途研习”西国种种科技。这反映了
A.中日战争失败引发国人反思 |
B.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留学主要目标 |
C.清王朝外交领域取得新突破 |
D.近代早期留学在政府主导下进行 |
10.
下表是1928—1932苏联部分工业品产量变化表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时间类别 | 1928年 | 1932年 |
生铁(百万吨) | 3.3 | 6.4 |
煤(百万吨) | 35.5 | 64.4 |
石油(百万吨) | 11.6 | 21.4 |
电(十亿度) | 5 | 13.5 |
棉布(百万米) | 2678 | 2694 |
毛织品(百万米) | 86.8 | 88.7 |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
B.迅速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过渡 |
C.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衡 |
D.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11.
中医学历史上有过三次意义重大的发展高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中问世的《内经》、《伤寒杂病论》,到唐宋年间文化言论自由时写就的《千金方》等针对性极强的医学经典,再到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盛极一时的《本草纲目》等医书的诞生。这说明
A.中医药学发展服务于农耕经济 |
B.政治局势影响中医学的发展 |
C.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D.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医学传播 |
12.
1972年尼克松访苏后,美苏关系以“缓和”为主调,双方在经济和限制核武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一再强调,面对苏联“实现统治世界”的战略目标,“西方文明”进入了“最危险的十年”,美国是抵御苏联扩张“唯一能够担任领导的国家”。这反映出
A.经济形势影响国家对外政策 |
B.美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
C.政党斗争冲击两极对峙格局 |
D.美国试图重新领导世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