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430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3/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运用读书摘记卡收集和整理信息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摘记卡,请你帮助他完成。(22分)
2.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材料二: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提出“延期讨论”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以后的几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表1:“延期讨论”提案的表决情况
(“延期讨论”提案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
会议
赞成
反对
弃权
缺席
总票数
赞成百分比﹪
1951年六届
37
11
4
8
60
61﹪
1952年
42
7
11
0
60
70﹪
1954年
44
10
2
4
60
73﹪
1956年
47
24
8
0
79
60﹪
1957年
48
27
7
0
82
59﹪
1960年
42
34
22
1
99
42﹪
 
材料三:表2:1961—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
会议
通过
反对
弃权
1961年十六届
38
48
30
1964年
40
57
13
1965年
47
47
20
1968年
44
58
23
1970年
51
49
25
1971年
76
35
17
 
材料四: 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请回答:
(1) 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4分)
(2) 材料二表l中反映出从哪一年起美国的支持率开始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4分)
(3) 材料三表2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4分)
(4) 材料四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应如何理解?(6分)

2.单选题(共16题)

3.
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B.《国法大权》
C.《公民法》D.《万民法》
4.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5.
与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天割台湾。”一事相关的是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日俄战争 D. 抗日战争
6.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D.南昌起义
7.
***为中国革命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
A.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B.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C.建立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8.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太原会战
D.枣宜会战
9.
下列重大事件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国际成立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
③巴黎公社
④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0.
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句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渴望祖国统一
B.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C.反对外来势力
D.赞扬一国两制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包括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不结盟”
12.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13.
2008年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时间
主要事迹
评价
20世纪20年代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20世纪30年代
 
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扭转了时局
20世纪40年代
 
争取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平
20世纪50年代
 
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14.
新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并运用“求同存异”方针解决国际争端的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15.
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
A.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苏联经济发展缓慢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苏联改革成效不大
16.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17.
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
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
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
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18.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B.杜鲁门主义提出
C.马歇尔计划提出D.北约成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