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42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应对弊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人们不断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一些精英努力制定一些法律,规范工厂主与工人间的关系。在这一方面,改革派在各国都越来越成功……还有一些人,他们也看到了冒烟的大烟囱,他们就想到他们能否改变事物的现有秩序,摒弃竞争秩序

——根据王顺义《简明科学神话》、庞龙《人类的故事》等整理

材料二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

——1895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欧洲社会针对工业革命弊端进行的探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无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并结合所学分析采用这种斗争方式的时代背景。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19OO—1913
3.7
1913—1929
0.7
1929—1938
—1.2
1938—1948
0.0
1948—1981
6.8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直接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对华贸易逆差达到3752亿美元。占美国全部货物贸易逆差的46%。以此为由,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对美出口和投资,出台了多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特朗普的压力下,北美自贸协定已岌岌可危,而新关税措施很可能是压倒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最后一根稻草……经济学理论上对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孰优孰劣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自由贸易是最优的选择,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各司其职,能够实现生产的最大化。②适当的收取关税或者有选择的收取关税能够使本国利益最大化。

——根据《贸易战解决不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等人民日报社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00—1981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1948—1981年世界贸易大幅度增长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措施及效果。侧重分析②,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利弊。(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不得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徽州绅商往往是由商向绅的单向流动……徽商通过捐赀得官,“俨然列于缙绅”……显然有助于提高徽商调节商业纠纷、抗衡官吏敲诈的能力……为了跻身于绅衿行列,徽商不得不付出一笔商业利润,一些徽人就感慨过;“捐监援职,计费匪轻”。同时,“输粟入监”与“官衔买卖”的推行,使一部分商人通过身份买卖的方式得以进入更高的等级,既维持了旧的身份等级体系,又削弱了社会反抗的势力,增强了商人与官僚、封建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梁仁志《明清徽州的绅商》

材料二 近代绅士集团的转型,最初表现为绅与商的交叉渗透。绅商的互渗现象又经历了一个商对绅的渗透,绅向商的转化的变动过程……甲午战争以后,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逆向渗透”迅速地被“顺向渗透”所取代。绅士阶层在“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感召下和“商战”思潮的导引下,相率“弃士经商”。传统的“功名”身份已失去了原有的强大吸引力,绅士们热心于经营商务,寻找新的出路,一时秀オ工厂、生员公司林林而立。

——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商捐赀买官的目的。有学者认为徽州绅商“单向流动”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2)指出材料二中“顺向渗透”的含义,并举例说明。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绅商“顺向渗透”取代“逆向渗透”的原因。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河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谈话”的要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具体时间(精确到月份)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综上所述,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

2.单选题(共26题)

5.
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强大起来.这时候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直接地发展起来了”。材料主要认为罗马法
A.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B.对资产阶级的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C.促进了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发展
D.激发国民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下列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②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③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成惯例
④国王权力来源发生变化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7.
有学者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下列内容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①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②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③参议院经总统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④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8.
美国各州的法律五花八门,甚至在这州合法的事情到另一个州就不合法了。这表明美国
A.各州具有独立完整的主权
B.各州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C.各州保持一定的自治地位
D.三权分立制保障民主性
9.
20世纪初,美国有一篇文章题为《最新的最伟大的共和国》写道;“令人注意的是,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该文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10.
某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仔细观察下图,该城市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1.
有学者在论及甲午战争时指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训练。中国海军也不统一,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部,从未制定过海军作战预案。清朝海军压根儿就没有争夺制海权的意识。”该作者认为,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在于
A.军事制度落后
B.政治腐败
C.武器装备落后
D.统帅无能
12.
下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整个会徽图案庄严富丽,具有深刻的政治含义。下列选项对其“政治含义”解读不正确的是
A.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
B.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
C.“1949”表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的年份
D.四面红旗表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
13.
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高二某班开辟了“杰出外交家一一周恩来”专栏,下列选项不能用作该栏小标题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倡者
B.日内瓦首次展现大国风范
C.“求同存异”凝聚万隆精神
D.会见尼克松实现中美建交
14.
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一一上海合作组织。新增的国家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5.
1956年上海出现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人们称之为“地下工厂”,对此***指出:“上海地下工厂同国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
A.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问题
B.主张重点发展私营企业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脱离实际
D.违背了中共八大的决策
16.
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材料中所提的“更通畅的绿灯”
A.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B.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
C.为设立经济特区铺平道路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17.
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中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大可以出妻(休妻)嫁妻”。据此可知
①婚姻自主已成为社会时尚
②婚姻观念日益开放
③政府推动婚姻观念转变
④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
“1935年以后(罗斯福新政)重点转移到调整和改革方面……1935年以后的新政的一些重大改革,是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应付各种经济上的不安全。”(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下列新政期间颁布的法律符合材料说法的是
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劳工关系法》
C.《联邦紧急救济法》
D.《全国工业复兴法》
19.
2000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美国出现克林顿所述现象的原因有
①“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的推行
②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攻势地位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起了积极作用
④混合市场经济的推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0.
1918年10-12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以劳动手册代替身份证、公民证和其他证件,只有劳动,持有按月标记的劳动手册,才能获得口粮。这一规定
A.说明义务劳动中存在非自愿成分
B.促进了苏俄人民物质生活的根本好转
C.大大提高了苏俄人民生产积极性
D.表明苏俄政府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21.
下表为某国际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及其主题内容。该国际组织的使命是
年份
援助战略
主题内容
2002
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
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
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
 
A.实现经济全球化
B.稳定国际汇兑
C.助力中国的发展
D.与贫困作斗争
22.
农业耕作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图所示农具
A.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
B.有利于提高播种效率
C.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
D.便于牛耕技术的普及
23.
1950年至1964年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1%,5.6%和4.9%,推动三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实施
B.欧洲经济的一体化
C.欧洲联盟的成立
D.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24.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的殖民活动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列选项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B.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C.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D.造成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25.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据此可以看出
A.洋务企业已经完全脱离政府控制
B.民间筹资成为洋务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C.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D.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6.
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下列诗句描述的社会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女儿剪发学西装,双足天然体态强
②电铃壁上响丁当,细辨声音是个郎
③维多利亚与中央,电影翻新举国狂
④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27.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田令》规定:“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一夫百亩)虽居狭乡,亦听依宽制。其卖者不得更请(授田)……若无文牒辄卖买,财没不追,地还本主。”这一规定
A.禁止一切土地买卖维护了均田制
B.以减轻农民赋役负担为主要目的
C.表明均田制遭到破坏而主动废弃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28.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明代
A.民间海外贸易未能禁止
B.朝贡贸易迅速发展
C.海禁政策走向瓦解
D.地方政府主宰对外贸易
29.
从1985年3月到1990年10月,短短五年多的时间,苏共中央曾先后推出12套经济改革计划,……1990年2月出台“400天计划”,5月又出台“5年计划”,8月又随即出台“500天计划”,改革计划的混乱使地方层面根本无法落实。由此可见,戈尔巴乔夫改革
A.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B.把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C.使苏联社会陷入失控
D.具有盲目随意的特点
30.
历史地图是一种直观生动的史料,如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