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材料二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回答:
(1)材料一中“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定?
(2)结合巴黎和会的内容,材料二中“一小撮人”主要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
(3)材料一中“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材料二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回答:
(1)材料一中“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定?
(2)结合巴黎和会的内容,材料二中“一小撮人”主要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
(3)材料一中“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分析题- (共5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
(五)……自由地、坦率地和公正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二)……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主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舰替换总吨位按照标准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000吨,英帝国525000吨,法国175000吨,意大利175000吨,日本315000吨。
——英、美、日、法、意《五国海军条约》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海外殖民地的?
(2)据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为什么?
(3)举出与所谓“自由地、坦率地和公正不偏地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有哪些?
(4)上列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材料一(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
(五)……自由地、坦率地和公正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二)……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主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舰替换总吨位按照标准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000吨,英帝国525000吨,法国175000吨,意大利175000吨,日本315000吨。
——英、美、日、法、意《五国海军条约》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海外殖民地的?
(2)据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为什么?
(3)举出与所谓“自由地、坦率地和公正不偏地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有哪些?
(4)上列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4.
阅读《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2月6日)的部分引文: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
引自《国际条约集》(1917——1923)
回答:
(1)条约中的“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2)条约中的“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是均等的吗?为什么?
(3)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
(4)引用条约中的有关文字,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
引自《国际条约集》(1917——1923)
回答:
(1)条约中的“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2)条约中的“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是均等的吗?为什么?
(3)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
(4)引用条约中的有关文字,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
5.
阅读下列材料:
1919年,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然而,英美法日等国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利交给日本。这种强权政治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爱国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回答:
(1)材料中“中国的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概述其性质和意义。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
(3)试从地理的角度考虑,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争夺激烈的原因。
1919年,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然而,英美法日等国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利交给日本。这种强权政治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爱国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回答:
(1)材料中“中国的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概述其性质和意义。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
(3)试从地理的角度考虑,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争夺激烈的原因。
3.单选题- (共14题)
7.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以下各项不能证明该结论的是
A.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
B.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
C.遏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的扩张势头 |
D.确认了美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
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
D.法西斯专政建立 |
15.
关于美英日法意签订的《五国条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
B.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 |
C.限制了日本的扩军计划 |
D.从此海军军备竞争问题获得解决,矛盾不再激化 |
17.
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
A.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
B.使不同社会制度问的矛盾得以缓和 |
C.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
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