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早6时以英美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约17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克尔克的耻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评价?请说明理由。
材料 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早6时以英美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约17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克尔克的耻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评价?请说明理由。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要求国会宣布:由于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对我国无故进行卑鄙的袭击,美国同日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总统致国会请对日宣战咨文
材料二 1942年8月7日,美军开始进攻……,这是日德兰海战以来主力舰的第一次经典对决,是战列舰与战列舰的交锋。……这是一场陆海空协同进行得岛屿争夺战。该战役中,美军制定了他们将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用来击败日本人的战术战法。精锐的登陆部队在攻击机和海军炮火的强大支援下,在日本的征服区内争取、占据重要岛屿,一次作为向日本本土岛屿进攻的垫脚石,……战役历时半年,最后以日本陆海军的惨败告终,这也是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
——根据《二战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美国卑鄙的袭击”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带来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之处导致“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战役的名称,试析该战役的特点和意义。
材料一 我要求国会宣布:由于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对我国无故进行卑鄙的袭击,美国同日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总统致国会请对日宣战咨文
材料二 1942年8月7日,美军开始进攻……,这是日德兰海战以来主力舰的第一次经典对决,是战列舰与战列舰的交锋。……这是一场陆海空协同进行得岛屿争夺战。该战役中,美军制定了他们将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用来击败日本人的战术战法。精锐的登陆部队在攻击机和海军炮火的强大支援下,在日本的征服区内争取、占据重要岛屿,一次作为向日本本土岛屿进攻的垫脚石,……战役历时半年,最后以日本陆海军的惨败告终,这也是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
——根据《二战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美国卑鄙的袭击”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带来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之处导致“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战役的名称,试析该战役的特点和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1940年9月,美国签订《驱逐舰与基地协定》,从中立立场转向非交战立场,1941年3月,制订《租借法》,1941年8月,签署《大西洋宪章》,从非交战立场转入不宣而战立场。罗斯福还试图制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了珍珠港。几个小时内,美国三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五艘战列舰被击毁,日本另一支特遣队还摧毁了美军在菲律宾的大部分飞机。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美国不但在欧洲而且在亚洲完全卷入了战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美国立场的演变,并简要分析演变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二战中美国“完全卷入了战争”的影响。
材料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1940年9月,美国签订《驱逐舰与基地协定》,从中立立场转向非交战立场,1941年3月,制订《租借法》,1941年8月,签署《大西洋宪章》,从非交战立场转入不宣而战立场。罗斯福还试图制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了珍珠港。几个小时内,美国三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五艘战列舰被击毁,日本另一支特遣队还摧毁了美军在菲律宾的大部分飞机。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美国不但在欧洲而且在亚洲完全卷入了战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美国立场的演变,并简要分析演变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二战中美国“完全卷入了战争”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9题)
5.
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的结语中首先总结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是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 B.《大西洋宪章》 |
C.《联合国宪章》 | D.《开罗宣言》 |
6.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美英苏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行动开始于( )
A.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签订 |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
C.三国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
D.美苏军队的易北河会师 |
7.
“1939年起,德国采取一连串的对外侵略行动,波兰、捷克、挪威相继为德国控制,1940年六月以后的一年里,只有一个欧洲国家与德国抗衡。”这个国家是
A.英国 |
B.法国 |
C.西班牙 |
D.苏联 |
8.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_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法案实际上是
A.美国援助苏联卫国战争的法律依据 |
B.使西班牙走向法西斯的“绥靖政策” |
C.美国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 |
D.英国购买美国军火的“特别通行证” |
9.
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但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下列对这一历史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它在欧洲战场上有利于英国 |
B.它“新”在取消了原来武器禁运的限令 |
C.它的通过并不代表美国已放弃孤立主义政策 |
D.它是在德军发起西线进攻背景下做出的决定 |
10.
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所提的“此次军事行动”
A.表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联合行动 |
B.成为了二战的主要转折点 |
C.推动巴黎的光复和法国的解放 |
D.促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
11.
下列关于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英法奉行的绥靖政策 | B.表明苏联采取了“避战自保”政策 |
C.使苏联赢得了一定的备战时间 | D.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12.
二战中某一重要国际法文件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通过该文件的是
A.雅尔塔会议 | B.波茨坦会议 |
C.德黑兰会议 | D.开罗会议 |
13.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份文献宣称:“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或其他方向的扩张;……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这份文献是
A.《联合国家宣言》 | B.《大西洋宪章》 | C.《非战公约》 | D.《开罗宣言》 |
14.
20世纪20年代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说“在街上的人们,会意识到地面上没有任何力量能保护其免遭轰炸,……轰炸机会赢得最后的胜利。”下列战役不符合他的预测的是( )
A.不列颠之战 | B.莫斯科保卫战 |
C.斯大林格勒战役 | D.柏林战役 |
15.
1943年美国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宣布:美国既不能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个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要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这表明美国( )
A.谋求世界霸权 | B.维护世界和平 |
C.密切美苏合作 | D.发出冷战信号 |
16.
1942年1月在华盛顿,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依次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 )
①表明中国的抗战功绩得到了国际社会上的承认
②说明反法西斯力量的内部矛盾消除了
③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①表明中国的抗战功绩得到了国际社会上的承认
②说明反法西斯力量的内部矛盾消除了
③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
中美英开罗会议,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是指( )
①肯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
②明确指出中国对台湾、澎湖群岛等被日本“窃取”的领土,拥有神圣的主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表明中国再次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④对加强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合作,加速打败日本的进程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肯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
②明确指出中国对台湾、澎湖群岛等被日本“窃取”的领土,拥有神圣的主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表明中国再次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④对加强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合作,加速打败日本的进程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哪一个国家。”对以上材料体现出的英国外交政策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 B.大陆均势 |
C.光荣孤立 | D.无敌国外交 |
19.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太战场上的主要战事,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②美军发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③美日中途岛战役
④日军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
①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②美军发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③美日中途岛战役
④日军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
A.④③②① | B.②③①④ |
C.③④①② | D.①③②④ |
20.
《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杜鲁门在1950年1月5日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1950年6月25日,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 ···对日和约的签订”。这些表明( )
A.台湾主权归属是一个有分歧的问题 |
B.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
C.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台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一致 |
D.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条约 |
22.
英国军事学家利德尔·哈特曾经对二战时期某年的军事形势作了如下概括:“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迅速地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之实践。同时,在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到时间已经太迟为止”。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哈特概括的是二战中哪一年的军事形势?()
A.1939年 | B.1940年 | C.1941年 | D.1942年 |
3.选择题- (共3题)
23.已知抛物线y2=8x的准线过双曲线 {#mathml#}{#/mathml#} 的一个焦点,则当 {#mathml#}{#/mathml#} 取得最小值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