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第4-8课 日日清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417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削弱。英国、法国和其他帝国仍然统治着与1914年以前一样多的海外殖民地。实际上,它们的领地甚至更大,因为它们这时控制了以前曾在素丹统治下的中东领土。因此欧洲的全球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大战前更完整。不过,在表面之下,形势却完全不同。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消弱……。1914年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大战对海外殖民地产生了影响。……革命思想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得到传播,“民族自决”这一革命术语已经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殖民地世界留下印记

——摘自斯塔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1947年~1949年,艾德礼政府批准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锡兰(斯里兰卡)自治就是移交政权的关键时刻。这就明确说明了英国在财政上、军事上不稳定,总之是缺乏武力维护远处领土的决心。……殖民地的瓦解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最迅速。……英国与美国的关系在许多方面好坏参半,但比以前大大突出。自1949年起美国与英国在战略上、地域政治上、北大西洋组织上已连成一体。英国人自豪地认为这是说英语的人民建立平等“特别”关系。不过,实际上很明显,这一关系使英国人渗入拼命保持虚幻的独立姿态的挣扎之中

——摘自K·摩根《牛津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际地位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原因归纳为两点)。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32年l月21日,国际联盟成立了以李顿为团长,美国麦考益、法国克劳德、德国希尼、意大利马岛柯迪为成员,中国顾维钧、日本吉田为顾问的调查团。调查团于3月14日到达上海,4月21日齐集沈阳。先后在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城市进行了45天的调查,克服了日方的种种阻拦,从不同途径收集到各界投送的书函1550余件。6月4日调查团离开东北。10月2日,同时在南京、东京、日内瓦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承认东北三省为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否认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合法自卫”,确认伪满洲国是日本违背东北人民意愿而强力炮制的工具,但同时又主张在东北三省建立一种受外国保护的高度自治的特殊制度,企图以国际共管取代日本独占,因而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国民政府对报纸所报道事件持何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该事件造成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对当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对国联的处理方法作简要评价。

2.单选题(共8题)

3.
“沈阳事变”是向以华盛顿会议条约为代表的战后亚太地区国际体系的首次严峻挑战。……日本的单方面侵略逃脱了处罚,除了受到国联的责难,没有招致各国的联合反对,正如中国的代言人频频哀叹的,日本人选对了时机。关于日本发动“沈阳事变”的时机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苏联正在“勒紧了裤腰带”推进工业化
B.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
C.《洛迦诺公约》签订确立互不侵犯原则
D.资本主义世界关税战、市场战激烈
4.
《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A.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大国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属于《波茨坦公告》内容的是
A.”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
D.“德国……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义殷鉴。”
6.
由于中国军民的不屈抵抗,迫使日本陆军省首脑及参谋本部1940年3月决定,预计自1941年开始由中国内地撤退……只是此计划刚一经各方同意,即有欧洲局势之急转直下……于是将整个撤兵计划放在脑后。下列符合影响日本放弃撤兵计划的“欧洲局势”是
A.西班牙建立法西斯独裁政府
B.法国贝当组建傀儡政府
C.徳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
D.“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7.
下图所示事件带来的结果是:
A.阿拉曼战役胜利
B.世界反法斯联盟的建立
C.意大利投降
D.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8.
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
①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明显
②都决定建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③重新确立了战后欧亚政治版图
④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观察漫画: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比利时、法国等,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仅剩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漫画表明
A.二战爆发前的欧洲局面B.欧洲国家沦陷的过程
C.英国屈服德国的原因D.大国外交政策的后果
10.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广播里的特别报道都在声嘶力竭地宣称接下来的法兰西战役是迫使宿敌归降的闪电战: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大西洋海岸……就这样,我们地理课的内容随着国土的扩张而不断地扩充:接二连三,节节胜利。”由此可见
A.该作家当年的政治立场是反对法西斯国家扩张的
B.该回忆反映的是1940年德军在西线的战况
C.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二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德国地理教科书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