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40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观察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阿登纳

问题:
(1)阿登纳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番话的?
(2)之后欧洲是如何“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的?
(3)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历史来看,“欧洲人走下坡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单选题(共27题)

2.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该同学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以下是对此材料真伪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B.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
C.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3.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这首嘹亮的战歌曾经响彻域外,加速了法西斯的崩溃,大长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战歌歌颂的是
A.中国人民志愿军
B.中国远征军
C.国民革命第八路军
D.国民革命新编第四军
4.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出自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一届“人大”
5.
“重庆陷入狂欢,……是人浪,是热浪,是欢腾的海。胜利的空气,到处在流,泛滥着。……人们从家里、办公处、工作房冲出来,投向每一个通街,人与人棱织着成了线,成了流,成了巨汇。”以上情形反映了
A.改订新约的成效
B.三大战役的胜利
C.迁都后的喜悦
D.日本战败投降
6.
***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大江”是指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金沙江
7.
冯子超在《中国抗战史》中这样评价某战役的胜利:“顶多不过是使日本占领徐州作为征服中国的初步计划受到一个重大的打击、延缓一些时候罢了。”该战役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8.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9.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抗战
B. 淞沪会战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
10.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11.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 《血战台儿庄》
B. 《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 《百团大战始末》
D. 《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12.
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表一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13.
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顺序最先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4.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D.《论十大关系》
15.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16.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而是反对饥饿、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富尔顿演说
D.舒曼计划
17.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C.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D.苏联的解体
18.
一位美国总统在日记中,把1946年形容为在对苏联关系上该“做决定的年份”。以下事件与此决定直接相关的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联合国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19.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二战后期说:“由于德国军事力量行将被摧毁,结成联盟关系的唯一依据马上就要消失,苏联和西方盟国的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源自
A.苏联背信弃义
B.德国行将战败
C.联盟纽带瓦解
D.社会制度矛盾
20.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B.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21.
1991年底,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旗。这标志着
A.欧盟建立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D.华约解散
22.
一个时期有人曾说养出的猪比大象还大,曾作为先进宣传,数十年后被笑谈:也许杀“猪”吃肉得全公社上阵。出现这样极端违背科学与日常逻辑现象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A.反右倾
B.大跃进
C.总路线
D.人民公社
23.
建国前夕,***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依据这一观点,建国后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农业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联产承包
24.
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反思60年前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决策时,指出美国要为这一决策导致的欧洲分裂局面承担责任。“这一决策”是指签署
A.《慕尼黑协定》B.《大西洋宪章》
C.《雅尔塔协定》D.《北大西洋公约》
25.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名称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东北野战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6.
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27.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确有其事的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口述史料
D.实物材料
28.
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
A.建立北约
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
D.成立欧共体

3.选择题(共4题)

29.看拼音,写词语

xiàng pí

zūn yán

táo nàn

shàn liáng

pǔ shí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30.

下列关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31.

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

32.化学实验室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