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 B.2处错误 | C.3处错误 | D.4处错误 |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000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 (2分)
(2)材料二中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 为什么? (4分)
(3)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分)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000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 (2分)
(2)材料二中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 为什么? (4分)
(3)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分)
3.单选题- (共15题)
3.
对古代西方三位著名学者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 B.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
C.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 D.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柏拉图 |
5.
在古代孔子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现在党和政府提倡“以德治国”。这说说明
A.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
B.对传统儒学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加以继承 |
C.从古至今孔子的思想始终是中国的主导思想 |
D.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德治胜过法治 |
6.
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漫画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A.美国、英国、法国 | B.英国、法国、苏联 |
C.美国、英国、苏联 | D.美国、法国、苏联 |
8.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 |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
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
9.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 B.割占苏台德地区 |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D.进攻波兰 |
10.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1.
下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下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
12.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A.发动对波兰的战争 |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
13.
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
1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16.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4.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