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对外“开放”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1896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
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1)乾隆皇帝所言反映了清朝当时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一般概括为: ① 。
(2)曾国藩不仅这么说,还与他的同僚们这么做了。他们在“自强”的旗帜下创办了一系列① 工业,在“ ② ”的旗帜下创办了一系列民用工业,历史上称他们为③ 派。从曾国藩的“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见他们的目标是 ④ 。
(3)与曾国藩、李鸿章他们的“开放”相比,邓小平所说的开放有着诸多不同,请完成下表。

(4)请从近代化的视角,简要评价中国近代以来“开放”。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1896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
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1)乾隆皇帝所言反映了清朝当时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一般概括为: ① 。
(2)曾国藩不仅这么说,还与他的同僚们这么做了。他们在“自强”的旗帜下创办了一系列① 工业,在“ ② ”的旗帜下创办了一系列民用工业,历史上称他们为③ 派。从曾国藩的“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见他们的目标是 ④ 。
(3)与曾国藩、李鸿章他们的“开放”相比,邓小平所说的开放有着诸多不同,请完成下表。

(4)请从近代化的视角,简要评价中国近代以来“开放”。
2.单选题- (共32题)
3.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作为开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
A.主权不再完整,自然经济渐趋解体 |
B.独立遭到破坏,工业社会正式形成 |
C.资产阶级出现,民主革命成为潮流 |
D.专制统治崩溃,西方文化向东渗透 |
4.
小明在复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看到某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个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5.
近代一位皇帝对某不平等条约发表措辞严厉的上谕:“总之,进京一事,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该不平等条约当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7.
如图是中国近代一副著名的时事漫画,它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所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严重危机。直接影响这一局面形成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8.
政治人物由“舞台”之争向“剧本”之争的转变,是近代中国由“帝国”转变为“民国”的关键环节。反映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运动的剧本是
A.《资政新篇》 |
B.《中国同盟会章程》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国共产党章程》 |
10.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标志中国十四年抗战和全面抗战开始的对应事变分别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八一三事变
①九一八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八一三事变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
对以下这幅冷战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
C.冷战时期的世界由两极逐渐相向多极化演变 |
D.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
23.
19世纪60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创办淮军,后又创办轮船招商局,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此人
A.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B.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
C.固守传统观念,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
D.提出了伸民权、开议会的主张 |
24.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人人心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
25.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该材料主要表明
A.辛亥革命完全失败 |
B.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
C.中国民众精神麻木 |
D.救亡图存大势所趋 |
2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位德国官员说:“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屈辱和约”指的是
A.《九国公约》 |
B.《凡尔赛和约》 |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
D.《四国条约》 |
27.
下图雕塑名为《打结的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公众入口的广场。此图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A.警示二战中饱受侵略的国家勿忘历史 |
B.警告有发动战争历史的国家以史为鉴 |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
D.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
30.
“1939年起,德国采取一连串的对外侵略行动,波兰、捷克、挪威相继为德国控制,1940年六月以后的一年里,只有一个欧洲国家与德国抗衡。”这个国家是
A.法国 |
B.英国 |
C.西班牙 |
D.苏联 |
33.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
C.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
D.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