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崖(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农产品出口量统计(1893—1899年)单位:担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27)》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带来贸易格局的变化。请用一句话概括“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甲午战争后中国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崖(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农产品出口量统计(1893—1899年)单位:担
年份 | 棉花 | 豆类 | 油类 | 烟叶 |
1893年 | 94154 | 1967272 | 152069 | 110513 |
1895年 | 110621 | 176556 | 292585 | 112014 |
1897年 | 116609 | 2046662 | 349972 | 141877 |
1899年 | 148100 | 2801536 | 268280 | 173987 |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27)》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带来贸易格局的变化。请用一句话概括“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甲午战争后中国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因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摘自茅盾《春蚕》
材料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老通宝所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分析材料所述“决定”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 | 地点 | 资本 | 雇工 | 所用机器或产量 |
继昌隆缫丝厂 | 广东南海 | l万元 | 700人 | 使用蒸汽动力 |
贻来牟机器磨房 | 天津 | 7万元 | 10人 | 机器磨面 |
通久源轧花厂 | 宁波 | 5万两 | 400人 | 新式轧花机40台 |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 | 广州 | 15万两 | | 每周产纸40吨 |
燮昌火柴公司 | 上海 | 5万两 | 800人 | 日产火柴50箱 |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摘自茅盾《春蚕》
材料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老通宝所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分析材料所述“决定”的历史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63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技师瓦特开始改进纽可门的蒸汽机。他同制造商博尔顿结成事业上的伙伴关系,博尔顿为相当昂贵的实验和初始的模型筹措资金。……蒸汽机制造出来后,在很长时间里销路不好,因为一旦损坏,就找不到懂行的工匠去修复,瓦特必须亲自带着他一班人马四处应急。此外,制造蒸汽机在当时也是手工劳动,因此每一台蒸汽机的部件都有可能不同。
——以上材料据《全球通史》等资料编写
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一年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苏联社会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观点二: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瓦特改良和推广蒸汽机所遇到的困难。结合所学,简要概括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影响。
(2)阅读材料二中有关苏联工业化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
材料一1763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技师瓦特开始改进纽可门的蒸汽机。他同制造商博尔顿结成事业上的伙伴关系,博尔顿为相当昂贵的实验和初始的模型筹措资金。……蒸汽机制造出来后,在很长时间里销路不好,因为一旦损坏,就找不到懂行的工匠去修复,瓦特必须亲自带着他一班人马四处应急。此外,制造蒸汽机在当时也是手工劳动,因此每一台蒸汽机的部件都有可能不同。
——以上材料据《全球通史》等资料编写
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一年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苏联社会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观点二: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瓦特改良和推广蒸汽机所遇到的困难。结合所学,简要概括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影响。
(2)阅读材料二中有关苏联工业化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在带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拉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含义之一是全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
——根据潘人杰、李巨廉《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整理
材料二中国晚清以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激烈碰撞,导致中国日益边缘化。一战的爆发,为中国谋求改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会。中国的精英们认为,如果中国加入一方,并成为战胜国,那么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从而挽回半个多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使中国与其它国家享有平等地位。
——根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时代”和“格局”两个角度,阐述“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性的大战”。
(2)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精英们”主张参战的核心诉求。结合一战后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诉求是否完全实现。
材料一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含义之一是全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
——根据潘人杰、李巨廉《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整理
材料二中国晚清以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激烈碰撞,导致中国日益边缘化。一战的爆发,为中国谋求改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会。中国的精英们认为,如果中国加入一方,并成为战胜国,那么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从而挽回半个多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使中国与其它国家享有平等地位。
——根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时代”和“格局”两个角度,阐述“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性的大战”。
(2)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精英们”主张参战的核心诉求。结合一战后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诉求是否完全实现。
2.单选题- (共29题)
5.
【加试题】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严格限制受助范围和资格,规定穷人不得无条件接受施舍,而要以相应劳动来换取。这说明该法案
①有助于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②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使无产阶级地位大大提高
④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①有助于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②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使无产阶级地位大大提高
④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8.
(题文)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以下各项可以佐证该结论的是
①妇女的生产被称为“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②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纺织业产品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
③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④唐宋时期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天鹅绒等,都是沿袭汉代的纺织技术
①妇女的生产被称为“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②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纺织业产品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
③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④唐宋时期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天鹅绒等,都是沿袭汉代的纺织技术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加试题】由于立场、史料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往往给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各项,因史料差异而导致历史解释不同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底是“文明的传播者”,还是“文明的终结者”
②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后来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③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底是萌芽于英国,还是意大利
④朝鲜战争中,美国到底是侵略者,还是利平的维护者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底是“文明的传播者”,还是“文明的终结者”
②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后来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③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底是萌芽于英国,还是意大利
④朝鲜战争中,美国到底是侵略者,还是利平的维护者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3.
下表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人口统计情况,导致人口流动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751— 1780 | 1781— 1790 | 1801— 1810 | 1811— 1820 | 1821— 1830 | 1851年城乡人口比例 |
流动 人口数 | 75000 | 78000 | 138000 | 214000 | 267000 | 52:48 |
A.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
B.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 |
C.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 |
15.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说:“这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虽较快,但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帝国主义间的大战争,使洋货进口减少,对中国国货的压力减轻,这是主要原因。”这期间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清政府不得不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列强间的战争扩大中国的海外市场 |
C.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
D.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 |
16.
胡忠茂在《慈中情结》里面回忆了他们那时候的暑假生活,“我们也加入了全民大炼钢铁的洪流,去龙山装来白泥,在学校西北角近河处筑起小高炉,还从实验室拿来酒精引火,日日夜夜拼命炼,一天深夜终于炼出了一点铁块,连夜敲锣打鼓去县委报喜。”胡忠茂回忆的事情可能发生在哪一年
A.1953年 | B.1956年 | C.1959年 | D.1967年 |
17.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②③ |
18.
下图所示是被称为新中国第一股的“飞乐音响”股票。但当初公司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时却遭遇困难。工商局工作人员用疑惑的口气问道:“你们是什么所有制的?”厂长秦其斌回答说:“我们是股份制的。”工商局工作人员说:“股份制?所有制中没有股份制!”改革开放后,此“困局”在政策上被破解是在


A.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 B.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
19.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达成上述决议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 B.开罗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波茨坦会议 |
20.
有学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三省,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以此为标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应该是
A.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 | B.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 |
C.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 | D.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
21.
1938年9月30日发表的《英德宣言》称:“我们认为昨夜签订的协定……构成两国人民永不再投入彼此之间战争的象征……从而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英德宣言》中提到的“协定”当指
A.《反共产国际协定》 | B.《慕尼黑协定》 |
C.《德黑兰协定》 | D.《雅尔塔协定》 |
22.
二战期间,战争双方曾制定多个作战方案。下列作战方案,按其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火炬”方案
②“霸王行动”
③“巴巴罗萨计划”
④“曼施坦因方案”
①“火炬”方案
②“霸王行动”
③“巴巴罗萨计划”
④“曼施坦因方案”
A.④①③② |
B.④③①② |
C.②③①④ |
D.③④①② |
23.
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制止战争、制止侵略,而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
A.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 |
B.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
C.吸收德国等战败国加入 |
D.把苏俄排除在国联之外 |
26.
1921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这表明英国的主要意图是
A.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 B.调和美日之间的矛盾 |
C.极力维护英日同盟 | D.加强与美日的友好合作 |
2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苏德战场的一场战役:“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战役已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这场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 B.莫斯科保卫战 |
C.库尔斯克战役 | D.高加索战役 |
29.
【加试题】1922年是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一年,下列不属于这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大国之间签订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 |
B.协约国和土耳其新政府签订了《洛桑条约》 |
C.中日两国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
D.世界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布成立 |
30.
【加试题】一战后,法国为寻求安全保障做了很多努力,下列史实的相关地点与下图位置对应止确的是


A.①收复阿尔萨斯——洛林 |
B.②控制萨尔煤矿 |
C.③使莱茵区成为非武装区 |
D.④占领鲁尔区,索取德国赔款 |
32.
【加试题】一位战地记者形容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场战役发生于下图中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