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意大利有两个历史的骄傲:一个是古罗马的鼎盛;一个是文艺复兴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大事记
——摘编自杜艳丽《古罗马文化》
材料二 随着修道院农耕地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土地的“地主”罗马教廷的财力随之增强。到了中世纪后期,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罗马社会经济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罗马教廷“什一税”的税收进一步增加。文艺复兴的导火索是复兴古代,所以一旦染上这种精神,罗马无疑比佛罗伦萨有利得多。
关于米开朗基罗与文艺复兴的罗马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的认识:
观点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造就了米开朗基罗
观点二:米开朗基罗造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
——摘编自《文艺复兴是什么》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文明发展的表现。以万神殿为例,简述罗马建筑风格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哪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材料一 古罗马大事记
时间 | 事件 |
约公元前753年 | 罗马建城 |
公元前509年 | 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
公元前449年 | 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
公元前265年 | 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 |
公元前2世纪左右 | 希腊哲学的斯多亚学派传入罗马 |
公元前51年 | 西塞罗《论共和国》等发表 |
公元前27年 | 罗马帝国成立 |
公元80年 | 罗马大斗兽场建成 |
公元113年 | 图拉真广场和图拉真纪功柱建成 |
公元120—127年 | 重建万神殿 |
——摘编自杜艳丽《古罗马文化》
材料二 随着修道院农耕地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土地的“地主”罗马教廷的财力随之增强。到了中世纪后期,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罗马社会经济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罗马教廷“什一税”的税收进一步增加。文艺复兴的导火索是复兴古代,所以一旦染上这种精神,罗马无疑比佛罗伦萨有利得多。
关于米开朗基罗与文艺复兴的罗马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的认识:
观点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造就了米开朗基罗
观点二:米开朗基罗造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
——摘编自《文艺复兴是什么》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文明发展的表现。以万神殿为例,简述罗马建筑风格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哪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山东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半岛都市报》相关材料整理
材料二1938年3月24日,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9日,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拼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全部被歼。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岛战役”的交战双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战役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该战役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
名称 | 青岛战役 |
地点 | 山东青岛 |
时间 | 1914年10月31日—11月7日 |
参战方 | 日本、英国、德国 |
参战方兵力 | 日本45000人,英国2000人,德国3625人 |
伤亡情况 | 日本270人战死,113人负伤 英国160人战死,23人负伤 德国199人战死,504人负伤 |
——据《半岛都市报》相关材料整理
材料二1938年3月24日,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9日,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拼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全部被歼。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岛战役”的交战双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战役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该战役的历史地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以众弃之!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平等观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上台后为巩固“平等”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孙中山与拿破仑的平等观,并结合所学列举孙中山一生为实现“家给人足”所提出的方案。
材料一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以众弃之!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平等观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上台后为巩固“平等”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孙中山与拿破仑的平等观,并结合所学列举孙中山一生为实现“家给人足”所提出的方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公元前秦始皇此前的分封制为郡县制以来,即实行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这些都将在城市面貌上反映出来,即逐渐采取了早在周代就已经有所实现的规整对称、王宫或地方衙署居中、具有中心轴线、方正谨严的形态。
——萧默《建筑的意境》
材料二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康熙一生之中除了西巡,还进行了多次南巡。南怀仁写道,他亲切的接近百姓,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就像在北京的惯例一样,他谕令卫兵们不许阻止百姓靠近。
——根据《鞑靼旅行记》(南怀仁)、《康熙起居注》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怀仁认为康熙帝巡视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康熙南巡曲阜祭拜孔庙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公元前秦始皇此前的分封制为郡县制以来,即实行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这些都将在城市面貌上反映出来,即逐渐采取了早在周代就已经有所实现的规整对称、王宫或地方衙署居中、具有中心轴线、方正谨严的形态。
——萧默《建筑的意境》
材料二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康熙一生之中除了西巡,还进行了多次南巡。南怀仁写道,他亲切的接近百姓,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就像在北京的惯例一样,他谕令卫兵们不许阻止百姓靠近。
——根据《鞑靼旅行记》(南怀仁)、《康熙起居注》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怀仁认为康熙帝巡视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康熙南巡曲阜祭拜孔庙的历史作用。
3.单选题- (共29题)
5.
1938年9月30日发表的《英德宣言》称:“我们认为昨晚签订的协定以及英德海军协定,乃是我们两国人民永远也不再彼此进行战争这一愿望的象征。”宣言中“昨晚签订的协定”是
A.《大西洋宪章》 |
B.《慕尼黑协定》 |
C.《反共产国际协定》 |
D.《相互保证公约》 |
6.
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写道,“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大炮对抗!尽管波兰人英勇顽强,但在德军的进攻下却归于土崩瓦解。”在威廉·夏伊勒看来,波兰灭亡是因为
A.战略失误 |
B.不够团结 |
C.军事太差 |
D.英法绥靖 |
8.
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这表明威尔逊
A.明确表达了美国参战的想法 | B.对俄国的二月革命非常不满 |
C.主张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 D.希望协约国取得战争的胜利 |
9.
二战中的某天,德国第六集团军司令保罗斯在给希特勒的电报中诉说:“部队弹尽粮绝……已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伤员1.8万人,无衣无食也无药品绷带……继续抵抗下去已无意义。崩溃在所难免。部队请求立即允许投降,以挽救残部生命。”这场战役德军的对手是
A.苏联 |
B.英国 |
C.美国 |
D.法国 |
11.
1921年,美、英、日、法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该规定使
A.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得到大大提升 |
B.中国受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
C.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
D.美国获得靠近日本水域的有效作战基地 |
14.
1927年6月,法国总理白里安建议法美缔结一项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两国摒弃战争,和平解决彼此之间的一切争端。对白里安推行这一举措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A.法国在欧洲地位下降 |
B.英国对法国进行了有力支持 |
C.法德之间的矛盾消除 |
D.国际法互不侵犯原则的奠定 |
15.
马克思一生从事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写下了许多光辉论著。以下论著按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
②《神圣家族》
③《法兰西内战》
④《资本论》(第一卷)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
②《神圣家族》
③《法兰西内战》
④《资本论》(第一卷)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16.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对其中三个诸侯国分别采取引水淹城、离间计、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等策略,这三国对应的是
A.魏国、赵国、楚国 |
B.赵国、楚国、韩国 |
C.韩国、魏国、赵国 |
D.楚国、魏国、韩国 |
17.
唐太宗登上皇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经营中国边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其民族政策叙述正确的是
A.设立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
B.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
C.请求与吐蕃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
D.派遣官员担任羁縻府州的长官 |
18.
甘地反对西方世界的金钱崇拜,极力批判拜金主义,并且指出资本主义的进步只是建立在以大机器生产来榨取劳动者的血汗,极力牟取暴利的基础上。甘地这一论述旨在
A.全面分析西方社会 |
B.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
C.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
D.学习西方工业文明 |
20.
马克思说:“任何国家,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A.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
B.华盛顿反抗殖民者建立合众国 |
C.拿破仑战胜反法同盟建立帝国 |
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
21.
1909年,邮传部规定:自九月十日至月底止,自丰台至张家口,往来客商,无论从何处上车,一概免收车票,既运送货物,亦不取车价。这一规定是为了纪念
A.中国最长铁路大桥的通车 |
B.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 |
C.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通车 |
D.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通车 |
22.
华盛顿在《告别辞》中说:“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我国独处一方,远离它国,为什么要摒弃这种特殊环境带来的优越条件呢?为什么要放弃我们自己的立场而站到外国的立场上去呢?”华盛顿在此强调的是
A.地理条件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
B.不要轻易地同外国进行结盟或冲突 |
C.互不干涉内政是美国外交的根本原则 |
D.美国为实现孤立应隔断一切外在联系 |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这位“伟大的人”
A.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
B.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 |
C.借助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 |
D.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 |
24.
《世界遗产公约》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各国签订的重要文件。下列属于《公约》内容的有
①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
②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
③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
④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
①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
②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
③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
④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5.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认为“戈雷岛遗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反映了18世纪末的灿烂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岛上房屋传统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这一文明与野蛮交织的矛盾现象。”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灿烂文明”指的是近代工业文明 |
B.“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指的是奴隶贸易 |
C.戈雷岛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中转站 |
D.岛上最有名的建筑是葡萄牙殖民者修建的奴隶堡 |
27.
故宫三大殿采用了古代最高等级的三层台基。每一层台基上都有汉白玉石围栏,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图案。四个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龙头,是台基的排水管道。即使再大的雨,三大殿的台面上也从不积水。故宫三大殿的上述设计没有直接反映
A.儒家的传统礼制 |
B.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 |
C.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
D.古代人民的创造才能 |
28.
两千多年来,围绕长城,产生了很多民间传说、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下列诗句与长城有关的是
A.“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
B.“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30.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发展的时期。其表现有
①吸收北曲长处注重“布调收音”
②艺人精选剧本形成独立的折子戏
③表演艺术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
④《红梅记》《十五贯》等新剧作不断涌现
①吸收北曲长处注重“布调收音”
②艺人精选剧本形成独立的折子戏
③表演艺术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
④《红梅记》《十五贯》等新剧作不断涌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1.
探察帕特农神庙的细节,从下往上观看这些立柱时就会发现,从立柱的基础到立柱的中间部,都是轻微向外鼓起的;但从中间部再往立柱的顶部,又是轻微向里收束的,这就改变了我们对立柱的视觉感受,使得立柱不是在简单地承受重量而是有一种壮硕的肌肉向外张扬的力量感。据此反映出帕特农神庙的建筑理念是
A.天人合一 |
B.人文主义 |
C.神权至上 |
D.兼收并蓄 |
32.
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侧发掘了两辆战车,大小为真战车的二分之一。下图为一号战车,单辕双轮,车上有圆形铜伞,伞下有御官双手御车。据此可知

①秦代车架之精致与奢华
②雕塑比例匀称生动传神
③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
④秦代冶铁技术的高超成熟

①秦代车架之精致与奢华
②雕塑比例匀称生动传神
③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
④秦代冶铁技术的高超成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