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跟踪练习卷: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396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火报告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利益已经和世界利益融为一体,使美国对外界依赖过大,美国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主权国家,更是一个世界利益转换器,一旦世界其他地方出现危机,美国很难不被卷入。世界霸权的利益属性已经与美国血肉相连,对美国而言,一方面有空前的霸权福利持续刺激,另一方面丧失霸权等于国家死亡。

——据2016年11月22日世界经济评论《美国的“霸主焦虑”》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美国霸权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12题)

3.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反映出当时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
B.“冷战”形势达到了顶峰
C.“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
D.联合国军主导朝鲜半岛形势
4.
下图是一幅名为《看谁更弱智》的漫画。漫画中的现象在历史上频频上演,双方此举是为了
A.麻痹对方,发展自己
B.夸大其词,震慑对方
C.故弄玄虚,示敌以弱
D.渲染威胁,扩充军备
5.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顺利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这说明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 “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
C. 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
D. 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
6.
下图是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赛的一幅漫画《马歇尔计划的开张》,漫画旨在说明
A.美国的军事实力不断膨胀
B.西欧各国经济走向崩溃
C.西欧渴望美国的经济援助
D.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7.
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
A. 共同承担世界和平任务
B. 双方军力基本保持平衡
C. 努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D. 在对抗中以缓和为基调
8.
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A. 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B. 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
C. 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
D. 是美国建设“伟大社会”的尝试
9.
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
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
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
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
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
10.
下面是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专著的目录(局部)。从该目录可以看出,朝鲜战争的主要影响是
A.使资本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打击
B.导致了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化
C.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
D.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1.
“三环外交”是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此外交战略
A. 削弱了二战后美国、苏联的实力
B. 有利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 推动了战后英国加入欧洲的联合
D. 目的是维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12.
肯尼迪任总统期间,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据此可知美国
A. 冷战思维影响到政府决策
B. 分权制衡受到冲击
C. 缩减福利促进了科技发展
D. 国家垄断深入发展
13.
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
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
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
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
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14.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这一文件
A.标志着美苏争霸的局面完全形成
B.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
C.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D.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