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三单元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392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避免战争,捍卫和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西斯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这不是说要消灭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所有居民,但是确是要消灭这些***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做出了举世闻名的谢罪之举……各个领域对纳粹制度的产生及其根源不断地进行再认识与自我解剖,自觉地将反思历史作为政治及道德义务,并将其制度化、法制化。
(1)依据材料一,概述富兰克林·罗斯福对法西斯轴心国处理的基本态度。
(2)据材料二归纳战后德国对二战认罪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指出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国军民自1937年起就不屈不挠地与装备上远为优越的敌人英勇斗争,牵制和吸引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180万以上的日军。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区伤亡人数之首。
朝鲜人民和越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5年8月,朝鲜人民革命军在苏军帮助下解放了朝鲜北部,日本帝国主义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越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八月革命”,9月2日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东南亚各国有大量华人和华侨,他们在抗日斗争中为所在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马来西亚人民抗日军举起了象征马、华、印三个主要民族团结的三星旗坚持武装,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粉碎了日军多次围剿和诱降,缅甸和印尼的抗日解放斗争在共产党的参与下秘密组建了反法西斯组织,以地下或合法形式进行反日斗争。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洲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此外,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
由于日本人以“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进行宣传,所以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基础也遭到了破坏。当日本人最后被迫交出他们的占领地时,他们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动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的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2.单选题(共18题)

4.
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戈林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A.《洛加诺公约》
B.《国联盟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非战公约》
5.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A.独裁与民主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7.
斯大林说:“这次战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不同:无论谁占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对这句话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①二战实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
②二战后美苏推行各自的社会制度
③二战后美苏对抗的根源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④二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广创造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题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技术基础
C.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
D.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9.
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④⑤
10.
两次世界大战让我们认识到
①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②在面对灾难时要团结协作,相互联系
③青少年要树立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贡献的崇高理想
④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11.
关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破坏与灾难
B.严重削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D.促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二战
A.消除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C.终结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同点是
①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③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④促进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超出一国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经验教训,正确的是:
①建立有效保障全球稳定和安全的机制
②应该用妥协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
③建立合理的、民主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加强国际联合,打击恐怖势力和极权政治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2010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举行仪式进行纪念。下图是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全国性阅兵活动。联合国大会6日也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特别会议,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65周年。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B.没有二战,就不会有联合国的出现
C.二战的胜利结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D.将地点选择在莫斯科红场并非偶然
16.
二战后,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卓有成效的独立与振兴浪潮。属于上述范围内卓有成效的独立与振兴的浪潮有
①印度的独立
②埃及纳赛尔领导的革命
③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相似之处有
①战争的性质
②交战双方在战前都积极备战
③都是战后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④都推动了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昔日的老牌殖民帝国迅速衰落。从根本上动摇英国殖民帝国基础的是
A.战争破坏了英国的经济B.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
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9.
201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20.
下列关于东京审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进行审判
②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③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判处绞刑
④对日本法西斯战犯的罪行清算并不彻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1.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战争让人类反思与成长
B.战争让人反思生存的价值
C.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