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392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8月27日,德、美、比、法、英、意、日、波、捷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主要内容是:缔结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任何国家只要同意本公约的内容都可加入.该公约于1929年7月25日生效,截至1933年,加入者共计63个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间在日内瓦缔结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包括:战地公约、海上保护、战俘待遇、保护平民等.其中1949年日内瓦第4公约,有159条正文和13个附件,主要内容是: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包括准予全离境,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权利等;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禁止体罚和酷刑;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应受到尊重;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非战公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内瓦公约》体现的主要原则以及与《非战公约》内容的主要区别.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联合国之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请回答:
(1)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
(2)材料二中,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没有包括石油,其隐含的原因是什么?这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宗旨的不同之处,以及它反映了世界怎样的一种趋势?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数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战胜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0年内偿清,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
材料二“道威斯计划”规定,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度德国应支付10亿金马克赔款,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度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还规定向德国提供一笔8亿金马克的国际贷款,以帮助它平衡预算和稳定货币,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
材料三《洛迦诺公约》的内容之一是准许德国加入国联。1926年9月,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国联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同年12月,协约国决定取消对德国的军事管制。
——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协约国采取怎样的对德政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道威斯计划”的特点,并说明它对法国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凡尔赛体系、“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求表述成文,语言通顺,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17题)

4.
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戈林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A.《洛加诺公约》
B.《国联盟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非战公约》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在国际舞台上一度非常活跃,参与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国际文件,但是有的条约和文件不仅没有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反而削弱了法国的国际地位。下列条约中削弱法国在欧洲地位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
②道威斯计划
③《洛迦诺公约》
④《非战公约》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
《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是因为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提出“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7.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8.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该引文出自
A.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十四点和平纲领”
D.《九国公约》
9.
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10.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提出“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其实质是
A.敦促日本与国际联合
B.把东北置于列强共管之下
C.要求中国与之调查合作
D.要求国联成员联合对付日本
11.
《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影响有
①政治上承认德国为一个平等国家
②改善了法德关系
③使法国丧失了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它的权利
④为道威斯计划创造了继续执行的条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13.
《非战公约》第2条: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由此看出其进步性在于
A.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B.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C.成为“二战”后成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D.消除了各国间的矛盾与冲突
14.
下列条约中,有利于维护20世纪20年代欧洲和平的是
①《日内瓦议定书》
②《拉巴洛条约》
③《凡尔赛和约》
④《洛迦诺公约》
⑤《非战公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
该条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重大调整。该条约是
A.《拉巴洛条约》
B.《非战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洛迦诺公约》
16.
《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17.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规定而有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民族自决
B.委任统治
C.大国一致
D.集体安全
18.
下列有关《洛迦诺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英、法、德、美等七国签署的多个公约的总称
B.主要解决德国的赔款问题
C.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关系
D.使法国的边界安全得到了保障
19.
和国际联盟一样,《非战公约》也未能制止二战的爆发,但后来却成为审判法西斯战犯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因为其
A.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B.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了明确的责任
C.涉及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D.制定了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20.
“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公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意义。作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签字的一项国际公约,它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上文中加着重号的它所指的重要文件是
A.《巴黎和约》
B.《洛迦诺公约》
C.《非战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

3.选择题(共2题)

21.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要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蜡烛可以放在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哪个位置:(   )


2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要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蜡烛可以放在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哪个位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