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1.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 )
A.希腊的公民民主 |
B.欧洲启蒙思想中的“自由、平等、博爱” |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
D.中国古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3.
“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该材料推崇马克思的理由是( )
A.马克思指导了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
B.马克思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C.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D.马克思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
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国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这主要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A.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
B.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重要作用 |
C.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
D.便利了美国向西欧输出大量商品 |
5.
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 |
B.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
C.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 |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
7.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1992年,广东人仍然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亟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
D.一张布雷顿深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
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它们包括
①对法西斯恐怖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
②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
③团结对敌是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④世界大战是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对法西斯恐怖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
②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
③团结对敌是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④世界大战是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0.
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有如下目录: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鹰击长空——□□□□;短兵相接——□□□□;航母号角——□□□□;铁甲搏杀——库尔斯克战役;摧枯拉朽——柏林会战。在“□□□□”处依次填入的战役名称最合理的是( )
A.不列颠战役;莫斯科战役;珍珠港海战 |
B.敦刻尔克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瓜岛战役 |
C.莫斯科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 |
D.不列颠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 |
11.
关于1942年北非战场局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德军将领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意军,进逼埃及 |
B.德意军队因战线太长,给养出现困难 |
C.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发动大规模反攻 |
D.德意军队被迫西撤,北非战场形势发生转折 |
12.
有学者称某文件为“第一份预见战后‘建立普遍和永久的国际安全体系’的英美文件”,这一文件应是( )
A.《大西洋宪章》 | B.《联合国家宣言》 |
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 D.《联合国宪章》 |
2.选择题- (共3题)
13.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14.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