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表格:
表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表二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请回答:
(1)根据表一信息,指出德国在当时所处的地位。据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又对德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表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表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 英国 | 沙俄 | 法国 | 德国 | 日本 | 美国 |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份额(%) | 14 | 2.6 | 6 | 16 | 1 | 38 |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 3350 | 1740 | 1060 | 290 | 30 | 30 |
殖民地人口(万人) | 39350 | 3320 | 5550 | 1230 | 1920 | 970 |
表二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 德国 | 俄国 | 法国 | 英国 |
军费开支增长率 | 270% | 110% | 80% | 19% |
请回答:
(1)根据表一信息,指出德国在当时所处的地位。据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又对德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表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威廉二世的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为此,德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威廉二世的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为此,德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单选题- (共7题)
3.
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国别项目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美国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 1.3 | 4.6 | 1.9 | 8.1 |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 3 | 2 | 4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4 | 2 | 5 |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4.
19世纪末,一位英国官员说:“帝国就是饭碗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以下各项,未能正确反映这段话的含义是
A.以上言论中的“帝国主义”意味对外侵略扩张 |
B.发动对外战争的目的之一是转移国内阶级矛盾 |
C.帝国经济依赖于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 |
D.通过帝国主义政策解决经济危机和避免战争 |
5.
(题文)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同盟建立在德、奥、意三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
B.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
C.三国同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的矛盾 |
D.同盟促进了法俄的接近 |
6.
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
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
7.
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时代背景是: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 |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集团利益 |
8.
俾斯麦说:“就在70年代初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什么时候我们兴‘复仇之师’?”材料中所说的“他们”是指
A.英国人 |
B.奥地利人 |
C.法国人 |
D.丹麦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