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2单元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适用年级:二年级
试卷号:45387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2

1.单选题(共9题)

1.
20世纪20年代,苏俄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同德国缔结了《拉巴洛条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D.为苏德世代友好提供了保障
2.
《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是因为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提出“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3.
“传统国际法历来把‘诉诸战争权’看作是主权国家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利,巴黎公约则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岭’。”这里的“巴黎公约”指
A.《凡尔赛和约》
B.《国联盟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4.
国际联盟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包括
①建立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没有消除国际矛盾
②一开始就没有包括某些大国在内,始终缺乏一个世界性组织所要求的普遍性
③决议的通过以一致表决为原则,其活动缺乏灵活性
④长期被大国所操纵,难以发挥世界组织所应有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
从机制上看,国联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A.国联的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加入国联
C.国联的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6.
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7.
(题文)被认为为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之改善奠定基础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洛桑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8.
基辛格称德国外交家斯特莱斯曼是“左右20年代外交大势的政治家”。斯特莱斯曼利用英国的“扶德、抑法、反苏”政策,推动了德国的复兴。德国逐渐摆脱战败国的地位,1929年德国的生产超过了英法。从中说明德国重新崛起的主因是
A.大国间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
B.有效利用了世界的最主要矛盾
C.斯特莱斯曼杰出的外交才干
D.“亲英、抑法、反苏”战略正确
9.
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等15国签订《非战公约》,下列对《非战公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B.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
C.它是首先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D.它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2.选择题(共2题)

10.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以下措施中不可能清除病毒的是(   )
11.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以下措施中不可能清除病毒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