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1课 巴黎和会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386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威尔逊离开华盛顿时,他在全世界享有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道德影响,他那勇敢而有分寸的讲话,在欧洲人民听起来,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政治家的声音……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

——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

材料二 处于外交生涯顶峰的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口号,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他的身上剥下来。

——《美国外交政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威尔逊为什么要离开华盛顿。为什么当时他享有无与伦比的威望?
(2)“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指的是什么?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指的是谁?
(3)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判断“幻灭是如此彻底”的含义。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
(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互相保证。
——摘自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舰替换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000吨、英帝国525000吨、法国175000吨、意大利175000吨、日本315000吨。
——摘自《五国条约》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殖民地的?
(2)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

2.单选题(共19题)

3.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这说明他主张:
A.最大限度削弱德国,建立欧洲大陆霸权
B.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保持欧洲大陆均势
C.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D.保留德国一定的实力,平息德国的不满
4.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体系
C.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5.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6.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会同我们达成协议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想挤牛奶”的敌人指美国,美德矛盾是战前帝国主义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
B.“想挤牛奶”的敌人指俄国,俄德是世仇,战前围绕东欧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
C.“想割牛头”的敌人指英国,一战前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国的强烈挑战
D.“想割牛头”的敌人指法国,法德在历史问题以及欧洲大陆霸权问题上有矛盾
7.
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放弃中立,参加一战B.召开华盛顿会议
C.签订凡尔赛和约D.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
8.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D.攫取世界霸权
9.
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做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A.倡导建立国际联盟
B.按照民族自决,欧洲建立新国家
C.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10.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建立国际联盟
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处置德国
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
11.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包括
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削减其领土
②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④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
⑤德国必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2.
1919年6月,对德与约即《凡尔赛与约》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之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与土耳其签订与约。《凡尔赛与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所谓的“凡尔赛体系”。该体系使
①欧洲的奥匈帝国解体
②中东的土耳其帝国的领土扩大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④日本的发展受到压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
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
斯和洛林,却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同为战胜国,中法两国不同的命运反
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北洋政府软弱无能B.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C.巴黎和会具有分赃性D.两国综合实力上的差异
14.
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一个被强奸的人民不仅自己的一生幸福落了空,而且他也会欺骗强奸他的人。”这表明: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尽管调停人通常将民族自决的原则运用于欧洲,但他们绝对不在欧洲以外地区这样做。”这里,作者批评的是《凡尔赛与约》中:
A.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B.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C.规定英、日、法等国以“委任统治”方式瓜分德国全部殖民地
D.对战争赔款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协议
16.
1919年巴黎与会上美英法意日五国的意图、行动、措施及斗争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主要体现在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17.
电影《我的1919》出现了一些有关巴黎和会的镜头,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B.威尔逊在会上出尽风头,带头在合约上签字
C.会议开得一团和气D.日本代表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的讨论
18.
在巴黎与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故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做出决策的资格
B.仍然是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利
D.日本代表不擅外交辞令
19.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20.
巴黎与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并不热心,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这主要是由于
A.日本深陷经济危机
B.英法压制日本
C.英日同盟破裂
D.日本关注在华利益
21.
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法国
③美国
④意大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选择题(共2题)

22.

小宇的爸爸新购置了一辆小车,暑假驾车出外旅游时,一次洗车过后,车上的油漆表面出现了不少黑点,像是烧焦了的痕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开学后小宇在学习物理“透镜”时突然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这是因为:{#blank#}1{#/blank#}。请你提出洗车时对车表面油漆的保护的一条合理化的建议:{#blank#}2{#/blank#}。

23.

Each of us has _________ life goals , which will guide us to a bright future . Without life goals , we may waste our lifetim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