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材料 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从15世纪到今天,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此尔·盖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二十一世界的科技》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自《朝鲜战争》
材料二 60年来,美国对待朝战和朝鲜的政策可用“集体遗忘,继续敌视”概括。在美国军事史上,朝鲜战争属于“被遗忘的战争”……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多多,三年朝战,长度不及越战的三分之一,辉煌不及数月的海湾战争,国民记忆中自然难有其位。然而越战美国人何以念念不忘……朝战时期美国传媒主要以文字和广播方式报道战事,而彩电在七十年代越战高峰时期开始普及。
——摘编自刘平《被遗忘的战争》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多年来对“朝战”集体失忆的原因,并分析朝鲜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民办夜校。他展开“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对于1927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颗政治炸弹一样。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推行农村复兴计划。美国的进步教育推行现成的学校制度,陶行知则发现中国普通群众只能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家庭和车间的所在地受教育。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异常地同情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以我愚见,匪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正统的人给和他们立场不同或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人乱扣的帽子……俺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自己明里暗里干着土匪的勾当,却诬蔑善良可爱的人是“匪”,偏要要拿冲锋枪去剿“匪”扮正义!
——陶行知《剿匪与造匪》(1932年发表于《申报》)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陶行知的历史贡献和思想主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陶行知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3.单选题- (共4题)
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
D.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A.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
B.理学已开始遭到批判 |
C.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A.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 |
B.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
C.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
D.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